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教授王来华表示,称“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是对这个节日的误读,七夕节的含义还歌颂家庭中永久稳固的感情,歌颂心灵手巧等劳动品质。按照王教授这个逻辑,“七夕”似乎应该称之为“中国劳动节”或者“中国家庭节”,显然不妥。
没错,传统的“七夕”确实有乞巧、斗巧等于劳动有关的内容,不过那是小农经济时代的必然。在今天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现代工业社会,让人人都成为穿针引线的高手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王教授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不合时宜。今天的年轻人特别是“90后”,很多人连饭都不会做,你让他在“七夕”乞巧、斗巧真的很穿越了。如果不走样地继承“七夕”传统,那么,少男少女低头摆弄的恐怕就不是手机而是香囊了。毕竟时代不同了。
“七夕”就是一个青年男女欢乐的节日,赋予太多意义,大可不必。需要检讨的是,我们太习惯于教化了,无论什么民俗活动都要赋予其教化功能,似乎不提倡点什么、歌颂点什么,这个节日就白过了,这其实是一种教育“强迫症”的表现。王教授想在“七夕”歌颂劳动没有错,但问题是,教化这东西不是你想教化就能教化的,必须得看对象、合时宜。在一门心思经营爱情的青年人那里,你强调“七夕”的劳动内涵是要晕倒一大片的。“七夕”还是轻松点好。
多年来,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抓起了。结果呢?正如一则笑话讲的那样:小学阶段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成人阶段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越教育越低级。环境造就人,氛围影响人,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社会大环境。目前,我们社会对劳动尊重是不够的,你怎么还可能指望年轻人在“七夕”找到劳动光荣的感觉呢!既然不能,还不如单纯一些。
其实,“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他们之间的爱情传奇,这才是主线。王教授讲的歌颂劳动是故事发展的副线,副线当然不能取代主线。再说,能够让人们憧憬美好的爱情,这意义不是也一样重大吗?当然,有的节日是必须赋予重大意义的,像“国庆节”,主题必须是宏大的,气氛必须是热烈的,态度必须是庄严的。然而,大部分传统节日却不一定这样,比如“端午节”,就不一定非得让人想起屈原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过节是享受那种气氛和感觉,想不起别的来。
我们总是抱怨年轻一代崇洋媚外过“洋节”,丢掉了许多文化传统,现在他们有兴趣过“七夕”了,我们就不要再说三道四了,更不要非得让他们过出什么重大意义来,那样是很讨厌的。“七夕”是叫“中国情人节”好,还是叫“中国爱情节”好,可以讨论。只是不能叫“中国劳动节”或者“中国家庭节”。
(映象网评论员 金 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