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冯小刚任春晚总导演是个强烈信号

2013-07-16 07:44 来源:环球时报

  央视春晚邀请冯小刚任总导演,并同时启用赵本山、张国立任副总导演和艺术顾问,引发巨大轰动效应。这会成为中国文艺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吗?

  很可能会。至少我们愿意把它看成中国文艺政策向市场力量一次大刀阔斧的接近,也相信它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认为,只要“体制内”的文艺创作者们积极地接受并放大这一信号,他们与市场之间那扇有些沉重的大门就会被一个看似的“个案”推开,那道无形的墙也会从此被逐渐清除。

  文艺创作朝着市场已经走了很远,冯、赵、张三人都是经市场大浪淘沙成为超级明星的代表。央视春晚则同时跨着市场和正统文艺的门槛,它是中国最大的文艺平台。由冯小刚等主导央视春晚可以算是中国文艺市场化进程的一次总结。

  文艺面向市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中国不断更新。它最初只是搞活文艺的一种手段,如今它越来越成为文艺的目的本身。市场就是人民大众,市场成功既是艺术成功的起点,也是它最精彩的终点撞线。

  在中国这样有把文艺用于社会政治动员传统的国家,官方对文艺的组织长期较多较细。这曾帮助中国的革命和社会建设,但市场经济带来了文艺市场元素的空前活跃,它们逐渐成为文艺创作的主导性力量,它们与主流文艺平台的关系也在嬗变。

  主流文艺平台需要与市场文艺明星尽快实现无缝对接,及早放下架子,与后者摸索共赢的合作新模式。市场在逐渐改变对主流文艺的塑造和认定,重新分布人气。主流文艺平台在市场化的问题上越积极,越现实,就会处于越主动的地位。

  这并不是说文艺从此只要经济效益,不再顾及社会效益。实际上把这两者分开来思考就已是一种弯路。市场效益应是对这二者的赢者通吃,社会效益很好而在市场运营上很失败是不可思议的,那样的社会效益通常是不实甚至虚构的。

  冯、赵、张三人的文艺创作历程都伴随中国社会的成长,他们很接地气,恰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主流人群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消费,他们以“俗”的方式托起大众的精神需求。

  央视春晚曾是中国最重要的文艺创新形式,那里诞生的很多作品都引领了中国大陆的文艺时尚,以至于春晚最终成为了中国春节的符号之一。但是最近这些年春晚面对的批评增多,一些观众开始离春晚而去,春晚出现了一些固化的东西,仅靠传统的运作机制似乎难以突破它们。

  引进冯、赵、张的市场化特殊组合是春晚创新精神的回归。一些人也许认为这一变化跨度“很大”,其实文艺就该充满这样的惊喜和不拘一格,这样的跨度才不辜负央视春晚在中国文艺中的老大地位。

  可以预见,对2014年春晚的议论将在这半年多里绵延不绝,新的春晚令全国公众高度期待。这次改变将拉回央视春晚的观众们,很可能把一个下滑的趋势带向逆转。这已是巨大成功。

  希望这不仅是央视春晚的逆转,它的意义将向主流文艺广泛蔓延,进而触动中国所有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这次调整散发着实事求是原则的力量,也会带来各种畅想。它是让人兴趣盎然的“大事件”。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