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按照上级安排,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将调任浙江大学校长。但一封由浙江大学各地校友会负责人署名的公开信反对新校长认命,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很少见的,一时之间舆论哗然。24日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在其新浪官微声明称,从未以浙大校友会名义发布任何关于校领导任命的声明,并表态全力支持新校长的工作。事情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但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任命机制的确需要深刻反思。
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一所大学校长的遴选,需要组成一个校长遴选委员会,负责按照学校的标准遴选候选人,在遴选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教授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和校友的意见。可是,我国大学校长的任命,长期来却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主导,甚至主管部门到校宣布新校长上任时,教授和学生还不知道新校长是何方神圣。这不但剥夺了师生本应该拥有的知情权,也导致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很可能只对选拔、任命其的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同时,行政部门在遴选校长时,基本上会按照行政标准而非教育标准、学术标准。
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曾对大学校长进行“轮换”,这完全是管理官员的思路,没考虑到大学应有自身的个性和特色。更有甚者,有的毫无教育管理经验的官员,也被遴选到校长岗位上,校长成了升官的驿站。
我国政府在制订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时,就已经意识到,大学严重的行政化,制约了办学质量的提高。对校长实行行政任命、行政管理,是行政化十分重要的一面。这使大学校长的首要身份,不是教育家而是官员。为此,该《纲要》提出,要推进政府管理学校方式的转变,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校长的任命方式。
我国教育部门从2011年开始尝试推进大学校长公选改革,但步伐迈得还是太小。对于大多数大学校长的任命,还是采取传统的行政任命方式。浙大新校长任命的这场风波也显示,对于看准的改革,不能拖延,而是要加快步伐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应从中看到教授群体对改革的迫切期待。第一线的师生,对教改的参与,其实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如果教师和受教育者能从维护自身的权利出发,勇于通过合法的途径,争取属于自己的教育权、学术权,那么,“行政独大”的局面就将得到改观。(作者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