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普通的科员一路晋升至类似刘志军这样的省部级官员的公务员已是凤毛麟角,要经过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八级台阶。根据计算,从一个普通科员成长为一位正厅局级官员,大约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5岁升到正厅,那么你的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6月16日《晶报》)。
其实简单检索便能发现,诸如《“北京样本”折射地方官成长之路》(见201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等类似的报道,并不鲜见。通读类似的报道不难发现,这样的“技术帖”,也为公众提供了透视官员升迁“环境”“规则”“秩序”的窗口。而在围观的同时,公众更为关注的,无疑还是由此延伸、或者说生发出的社会价值。比如,在既有的环境与规则之外,公众更期待着官员升迁,能在公开、透明层面,更多积极作为。
因为说到底,站在普通公众旁观者的角度而言,官员如何升迁、官员“幸福度”几许等,还是官员的私事。而官员升迁更为公正公平环境与规则的打造,延伸出的,无疑还是官员群体更好因循现代行政秩序与伦理,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责的社会价值。所有这些,才是普通公众更为关注,也更为在意的。
比如关注近期“火箭提拔”新闻的人,能够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那些被网曝“火箭提拔”存有猫腻的年轻官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能说的秘密”:总能被一查一个准。而正如《人民日报》“人民微评”所称:只要合乎程序,破格提拔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被曝光案例中,主角多为官员后代,提拔都存在违规,如此出格提拔就难免让人感叹“龙蛇分化”,进一步加剧阶层固化。而这些被火箭提拔的官员,无疑是常态官员升迁环境、规则与秩序中的破坏者。
也许“火箭提拔”所占比例确实很小,也不能刻意贬低“火箭提拔”官员的素质与能力。但决不能忽视如此这般的破坏力导致的恶劣社会影响,对所有公众产生的几何次方扩大的冲击。所以,如果说公众围观“官员升迁图”更多是出于好奇和猎奇,而延伸其社会价值,诸如更多促进“官员选拔晒家庭背景”的扩大落地,用更多更公正公平的干部公选替代常态选拔等,为“官员升迁图”注入更多公正透明的因子,无疑是给相关方面提出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因为,即便站在相对狭隘的视角看,如此这般社会价值的延伸,亦是打通阶层流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这样的众所期盼的进步,其辐射与扩散价值,不容低估。(李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