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刻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到此一游”成了网络热词。
一个孩子几年前的举动为何成了今天热议的话题?这场舆论漩涡看似有些议程上的“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从网友的延伸以及媒体的跟进报道来看,“到此一游”甚至已经符号化地在国内各个角落遍地开花。昨日,东方今报记者兵分多路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郑州版“到此一游”也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到此一游”并非中国特色,涂鸦在国外也很时尚,只不过,一种是乱涂乱画甚至破坏古迹,一种是街头艺术以及设计创造。对于此,很多人喜欢挥舞着道德的大棒大声呵斥,“丢人丢到国外了”、“素质咋就这么差”。这种只剩下“道德谴责”式的反思,除了能够制造声势聊以自慰之外,其实并没有更多的价值。正如“群体性闯红灯”,这种由来已久的陋习,仅靠罚款来治理是粗暴而无力的,面对各地涌现的“警察不在再闯”、“交一个月的罚款行不”等奇葩言论,与其“道德谴责”不如先审视自己,我这辈子闯过红灯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这是基本的道德伦理,也是公民们应有之常识。
审视形形色色的“到此一游”,跨过道德这根人云亦云的红线,更值得审视的是背后游客的存在感。在人生长河中,我们每个人,谁不是游客?体现我们曾经来过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都关乎我们的自身价值,它不是“到此一游”式的镌刻,而是“主人翁”式的见证、创造与奉献。反观现实,类似于“到此一游”式的自我存在还有很多,比如,田间地头不断被农户蚕食的小路,公共的楼道里堆满了私人的物品等,这些自私行为都昭示着我们很多人并未做好公共生活的准备。
公民素质的成长,需要“主人翁”意识的成长,这就需要社会为这种成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有人在听证会上说了实话,提了反对意见,会后就有人断水断电,甚至人身威胁;有的地方买口罩也要实行实名制,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囊括在自己手中。这些虽然极端但很有普遍意味的案例,都不利于“主人翁”意识的成长。
不利于“主人翁”意识成长的还有社会不断异化的价值观念。近年来,我们身边总是不乏炫权炫富的标签,“我爸是李刚”、“钱多后台硬”式的权力傲慢一再挑战群众的心理底线,侵蚀着社会本就很脆弱的价值观念,“读书无用论”、“办事先找人”等异化的价值观不断抬头,奋斗得不到回报,阶层流动固结,等等,都在否决创造与奉献的价值,也在不断拉低公民的素质。
正视“到此一游”背后这些客观存在,并致力于从制度上和大环境上提升公民素质,社会上才会少一些“到此一游”,而多一些独立而自由的存在。(东方今报评论员 徐战方)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