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699万人,是60多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各地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普遍明显下滑,其中北京签约率为28.24%,上海签约率为44.4%。今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5月19日《现代快报》)
仅从毕业生的绝对人数、目前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就判定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并不具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为,毕业人数是个定量,就业岗位是个变量,这个变量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标准,标准越高,这个变量就越小,就业就越困难。相反,标准越低,变量就越大,就业就越容易。
至于签约率,在较大程度上同样取决于这个标准。现在是双向选择,就有双向的“期望”,这种“期望”不能形成某种默契,过高或过低,签约率自然也上不去。无论求职学生多么优秀,无论就业岗位多么吸引人,最终都会分道扬镳。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这既是对大学毕业生的鼓励,也是对就业择业的一种指引。社会应鼓励大学毕业生从普通行业干起、普通职业干起、普通岗位干起、甚至从普通薪水干起,让大学毕业生有充分的机会融入基层、体验民生、体察社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既要鼓励“出人头地”,又要确保“脚先着地”。
窃以为,大学毕业生如果能够做到四个“一点”转变就业观念,即“眼光长远一点,姿态放低一点,收入减少一点,付出再多一点”,社会岗位这个“变量”就会大大增加,就业形势就会大大缓解,就业也就不会觉得这么难。北大才子陆步轩可以卖猪肉,重庆小伙秦玥飞耶鲁毕业后可以当村官,华中南林科大毕业生李铿锵可以卖烤红薯,还有什么所谓“面子”放不下呢?
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说:“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我们北大的骄傲。”
当然,要破解就业困局,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就业难不可怕,最怕的是机会不平等。而要做到机会平等,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三个“破除”,即“破除机会土壤,破除陈规陋习,破除就业歧视”。
如今就业“机会主义”盛行,萝卜招聘、拼爹现象、暗箱操作,严重影响了就业公平。企事业单位招聘“讲出身,论门第”,让很多优秀毕业生失去了机会。还有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性别、年龄、户籍、外貌等要求限制,将原本符合条件者拒之门外,甚至出现了“双乳对称”这样的荒唐闹剧。
总体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横亘在就业公平前面的一道道沟沟坎坎正在清除,比如不久前,教育部就下发通知,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拿掉了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院校门槛”,
客观地说,拿掉制度上的就业门槛容易,拿到用人单位的心理门槛还很难。所谓就业观,实际上是社会的一种整体价值观,社会应加速引导正确就业观的形成。对国家而言,更应注重招聘制度设计的公平,做到机会分配均等,对刚刚跨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而言,更多的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把事业的火种撒播于基层,把腾飞的支点选定基层,把个人的梦想放飞在基层。(重庆晨报评论员 王方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