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时言平:抗日神剧是对历史的暴力拆迁

2013-04-13 09:10 来源:重庆时报

  女子裸体面对红军战士,相互敬礼;抗日英雄徒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横店影视城17天“打死”鬼子10846人,尸体摊开可绕地球2圈……基于历史的抗日剧,竟然被演绎得不但血腥而且魔幻。抗日剧可以这么拍吗?央视《新闻1+1》发出这样的疑问,而这,也是观众的疑问。

  历史是神圣的,并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不是影视剧打造的“梦工厂”。这不比科幻魔幻,留有广阔想象的空间。历史的灵魂是真实,过度的演绎只会让历史“失真”,让民众遗失对历史的神圣感。

  何为历史?如历史学家麦克内尔所说:“历史是人群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是集体的自我认知所必须的。”历史又有何用?“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罗伯特·李将军如此论断。而从充斥中国电视银屏的“抗日神剧”来看,这种由苦痛代价积淀的厚重历史,正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变得夸张肤浅。缺少历史敬畏,如何让人们对人性和人类的前途充满信心?

  也许,历史以故事的方式还原,才能让真实的灵魂拥有更加丰满的躯体。但讲故事不是编神话,甚至编瞎话,“抗日神剧”里将勇士塑造成杀人魔王,这不仅仅是在改编历史,甚至也在改造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抗日战争不是杀人游戏,而是一场庄重而沉痛的民族保卫战、家园保卫战。赤手空拳地对坚船利炮并不值得骄傲,恰恰是落后挨打的血淋淋教训。

  历史的责任感和神圣感,是一种客观的集体记忆和静水流深的态度。撕裂庄重和神圣,演绎魔幻和血腥,“抗日神剧”恰似是对历史的一场强暴拆迁。血肉模糊的场景里,散落着完整历史的残肢断体。魔幻的场面可以唤醒民众的荷尔蒙,但对于历史而言,这恰恰是最可怕的致幻剂。这会让痛感遗失、苦难失忆。没有可以信任和正视的历史,又如何面对未来?

  与“抗日神剧”在精神层面对历史的拆迁相比,有些“拆迁历史”的暴行正在野蛮地推进:唐代高僧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却料不到千年后的“第八十二难”带来的灭顶之灾——其埋骨处西安兴教寺,最近面临拆迁威胁。当年历经劫难拜佛求经,将佛教文化带回东土兴盛文化。今天,在政治和商业的利益下,却要铲除这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符号。何其讽刺,何其悲凉。

  当历史为收视率让路、被政绩梦想和利益冲动拆迁,那么历史也就难免陷入苟活的困境。对历史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这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也就难免走向离散和沦陷。当下,道德为何沦陷,价值缘何迷失。就制度而言,乃法治精神迷失;就历史观而言,乃敬畏缺失所致。一个社会,在娱乐至死的“抗日身剧”中看不清历史的真实面貌,又如何看得清未来的路径所在?“抗日神剧”撕碎的,是历史的神圣感,更是现实的真实感,以及未来的清晰感。

  面对现实,感叹“童话都不带这么写的”;面对历史,又不禁感叹“神话都不带这么编的”。一个失去敬畏和庄重的世界,已经难以让人找到真实感,更别说归属感。难道,我们要在这个魔幻的世界,继续癫狂下去吗?

  (评论员 时言平)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