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早,西安城东一中学的升旗仪式上演“真情表白”。一17岁男生在国旗下演讲到一半时,突对心仪女孩表白:“我就是喜欢她,要对她的未来负责……”台下肃静一分钟后掌声雷动。网传该男生已被开除,学校回应没打算深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和压力。(4月10日《华商报》)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升旗仪式的主题演讲通常被宏大叙事包裹。生硬冰冷的语言,按部就班的套路,表达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一次,一位“剑走偏锋”的高中生,将主题演讲视为情感表达的“出口”,新鲜的“早恋告白”,强烈的视听反差,既是清新剂也是催化剂,引发在场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
从表达权利上看,公民有权利站在国旗下、在法律框架内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就此而言,学生们在升旗仪式上演讲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捍卫。只不过,在师生权利失衡、互动缺失的背景下,学校和老师已经习惯了做学生的“思想保姆”,通过审题、把关和预演,四平八稳的演讲通常很难吸引听众,从而使表达效率大打折扣。
然而,一场成功的演讲除了过硬的语言功底和出色的表达技巧,还离不开真诚的态度和真实的力量这一文化创作的根本。如果说升旗仪式主题演讲依然在陈词滥调中打转,依然在质疑批评中自说自话,就难以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喜爱。换言之,升旗仪式“表白”依靠清新和稀缺吸引眼球,凭借“不合时宜”的率真打动人心。
如果说我们肯定中学生升旗仪式“表白”的权利,是否就意味着认同他的行为呢? “早恋”问题我们暂且搁置不论,升旗仪式作为一项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活动,主题演讲的话题要具备公共性;而“表白”则具有浓郁的私密属性,本应在私密空间完成的事情在公共空间堂而皇之地进行,是否也是一种时空错位和权利越位?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男女交往既是正常的心理需要,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过于关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没有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发育、建设以足够的重视和帮助,让孩子们的身心规律和个性发展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抑的状态。
升旗仪式“表白”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偏差的言行,让人们意识到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这名高中生的表达权利,肯定他表达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的勇气;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要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加强青春期教育和恋爱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