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来批评的包容程度,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心灵空间有多大,更能看出一个民族理性的成熟度。如果我们对外来批评过于敏感甚至本能排斥,很可能因精神残缺而陷于偏激,并最终酿成国民精神的麻醉剂。
对于中国的高速发展,不少外国的政治家、商业领袖和学者权威等发出的肯定赞扬之声,在我们的媒体上所在多有,但批评之声则很少能看到听到。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美国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关于中国的言论片断,才知道一些对中国发展的负面评价也很值得关注,比如这位美国学者说,中国的软实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不具备全球大国的条件,只是一个被动回应型的孤立国家,中国没有什么领先的跨国企业等等。
人性的弱点之一,是喜欢听顺耳的话,对逆耳之言会有本能的反感,像沈大伟这类批评甚至非议,显然不如颂扬之声听起来舒服。人性有弱点是正常的,但如果一遇批评就把耳朵捂起来,就有点不正常了。
其实,如果不揣摩人家的动机,赞扬和批评的不同之处,仅仅是因为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参照系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已,无论是褒扬还是唱衰,其中都可能包含着值得思考和正视的真问题。我们听到的那些批评之声,更多是把中国放在当今世界格局上进行横向比较,这当然会发现我们的很多不足。事实上,人家指出的许多不足,我们自己也早就意识到了,区别只在于,批评者使用的语言不太符合我们的文化和政治习惯,听起来感觉有点别扭罢了,比如沈大伟说中国“软实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话虽然说得有点“狠”,但也点到了我们的软肋,只不过同样的问题我们自己一般不去表达到极致就是了。
多听点洋人的批评,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我们一些人的头脑也开始膨胀起来。这些年来,社会上的奢糜之风之所以愈演愈烈,和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颇有关系。一些人到发达国家转一圈回来,就大言不惭地说“发达国家也就那么回事嘛”,完全忘了中国还有数量巨大的贫困人口,忘了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巨大压力,忘了中国的问题还得靠更大的发展来破解,甚至忘了连自己的成功都是规则不公平下的偶然。听听洋人的批评,至少能提醒我们不少人,中国这个“大国”离“强国”还很远,还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才有复兴的希望。而只听“好声音”,对批评之声不予理会,是一种文化封闭的表现,很难建立起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自信。
对外来批评的包容程度,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心灵空间有多大,更能看出一个民族理性的成熟度。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必然要面对外部的品头论足甚至刻意挑剔,何况人家评论我们,我们也在评论人家,很多互相品评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智慧、远大的眼光和宝贵的经验,多听取不同的声音,有助于涵养大气从容的文化风度,也有利于塑造健全的国民心态。如果我们对外来批评过于敏感甚至本能排斥,很可能因精神残缺而陷于偏激,并最终酿成国民精神的麻醉剂,一旦剂量加大,就有出现精神障碍的危险。
良药苦口利于病,虽然外来的批评之声动机各异,背景复杂,不一定都算得上是良药,但一个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善于听取和包容不同的声音,这本身就是自信的表现,只能赢来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不愿面对批评,但减少批评的最好办法就是听取批评,并在批评中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超越所有的批评。 (评论员 金岭)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