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近80%的办公用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1.5倍,有的甚至高于市场价6倍~37倍。这是社科院所属机构在调查了广东、黑龙江、江西、福建四省共计11万多件办公用品后得出的数字。>>>新闻细读
调查还显示,高于市场平均价的商品,占全部商品总件数的79.86%。众多的高价商品必然带来巨大的采购预算,增加了行政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浪费的现象。而拿着公家的钱四处采购,“买贵不买对”的背后可能存在违规操作、相关人员吃拿回扣的利益链条。可见,解决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采购“高贵”之困是实现勤俭节约、明政清廉的必由之径。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三管”。
完善制度,管好审批规范。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机制。针对采购过程中的漏洞,勤打“补丁”,加强对采购全过程的审批和监管,坚决制止违规操作等现象并对高价采购严厉处罚,规范程序,破解采购“潜规则”。
全面公开,管实招标竞投。利用网络媒介,对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网上招标竞投,完善价格评定体系,使政府采购的商品价格接受市场平均价格的比对,帮助政府作出合理选择。加大对政府采购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监督,管牢举报投诉。实施好政府采购有助于政府节约行政成本,而实施不当则可能导致腐败。近年来,群众对政府高昂的采购价格关注不浅,所以应该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关注,接受群众监督,合理利用网络曝光信息和群众的举报投诉,严厉查处违规采购的行为。(任然)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