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天数不是休假质量唯一标准 方式要多元

2013-02-20 09:34 来源:广州日报

  据估算,中国人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中国以近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居全球第三。(2月19日 新华网)

  这个休假问题,揣摩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休假政策规定与现实执行两张皮。双休日加上春节、国庆等假期每年有115天,着实不假,但这些不少仅躺在文件里,真正落实起来离很多人尤其是正当年的劳动者很远。比如,新闻里列举的两个数据,一个“第一”、一个“第三”,且不说以“人口众多”的基数作分母,平均数大打折扣,在旅游奢侈得既要钱也需要时间的语境下,这样的休假其实只是少数人的权益,难怪北京的哥郑先生说:“这么说,北京的哥不算中国人啦。”

  其二,休假时间与质量两张皮。对于相当多的劳动者来说,休假时间贡献给父母、子女,甚至同学故旧,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各种应酬甚至比工作还要累。即便有的忙中偷空去旅游,扎堆在拥挤的人流中,也难免身心疲惫。

  坦率地讲,天数不是休假成色的唯一标准,但休假作为一项权益,应该让劳动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必然要求赋予公民刚性的弹性休假制度,来调和休假权益与社会职业特点之间的矛盾。

  换言之,公共假期的问题在于制度赋予刚性的假期有多少。此外,社会生活的方式也应逐步转变,劳动者观念的自我转变也尤其重要,不能单纯依靠法定假期来满足身心放假的需求。同时,休假的方式也该多元化,娱悦身心应该成为主流,不必要的社会交际负担应逐步却除。否则,没有质量的休假,时间再多都是徒劳的。

  (木须虫)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