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环球时报:直面雾霾带给中国发展尖锐诘问

2013-01-30 09:07 来源:环球时报

  北京等中东部城市从28日开始再次被严重雾霾笼罩,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被评“严重污染”,而且灰霾的总面积约达130万平方公里。这是对中国粗放式经济发展又一次拉响的尖厉警报。中国人必须行动起来,与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坚决斗争。

  北京市政府昨天启动更加严格的应急减排措施,包括在3天内停驶30%的公车,103家重污染企业停产等等。这会带来空气污染的一定缓解,而这些措施的作用只能是暂时的。

  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第一眼看去是雾霾,仔细看是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问题,再深入看有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甚至还有体制的部分问题。关于最后一点,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城市的灰霾天气多了,书记和市长的仕途就可能严重受挫,那么遏制污染就多了一把强有力的鞭子。

  当然大城市的蓝天决非一把鞭子就能抽出来的。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意无意间做了大气的污染源。找回蓝天也只有所有人都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才能最终奏效。现在的问题是,追究责任时大家都慷慨激昂,但需要尽责任时,很多人却悄悄往后缩。

  北方冬天的室内温度应普遍调低一两度,追求住大房子的风气应该刹住,发展私家车应坚决转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此外公家少开一次大会,个人少用一度电,少一些生活中的浪费,都是为减排做贡献。

  春节将至,有媒体提出如果那两天遇到雾霾天气就应禁放烟花鞭炮,这个建议我们认为也是合理可行的。

  中国高速发展使我们享受了大量好处,但它造成的问题积累也越来越严重。环保的重要性应在中国下一步战略考量中前置到最突出位置,其他考量应向它让步。如果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要再减少一个百分点,我们就应接受它。

  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应彻底重建中国官方在环保问题上的开放和实事求是态度,也应刺激公众从简单的怨天尤人到从我做起处世态度的转变。

  回想奥运会前,外媒对北京污染的很多指责虽然尖刻难听,但还是有其道理的。我们当时如果更多听一些外部意见,而不是过分在意追究它们的“动机”,在那之后的几年里,我们就会针对环保下更大的力气。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中国之大,一阵风就能吹散城市的雾霾,只要我们让思想的新风劲吹,让求真务实主导我们追求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过程,眼前的现实和精神雾霾就会被逐渐吹散,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就会更加从容。

  中国人不应为了富裕而对环境污染有太多的将就和容忍。那样的话我们的价值取向也会跟着受影响。在全球化时代,这会增加中国与外部冲突的机会。尽管我们有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但这样的急促过程是不必要的,结果的意义未必就真能覆盖我们今天的损失。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大气污染带给我们的尖锐诘问,认真厘清我们究竟都想要什么,并在它们之间做面向未来的排序,寻求发展和环保的紧急调适和长远平衡。中国作为人口多、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或许不能期望发达国家今天的环境成果,但我们也不能再像眼前这样走下去了。北京等大城市1月以来的4次严重雾霾已经是竖在我们面前的墙。

  为城市的蓝天奋斗,为清澈的河流奋斗,为干净的食品奋斗,中国人应当有能力、有智慧把它们变成国家现代化的桨和帆,而不让它们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漩涡和礁石。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