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通过山西省忻州市环保局官方网站核实,因女儿吃空饷被免职的原山西省静乐县县委书记杨存虎,在被撤两个月后即就任该局主持全面工作的副书记、副局长。(1月29日《新京报》)
诸多“问题官员”的神速复出,早已不是新鲜的事情,只要不沾巨额贪腐,不曝二奶小三,不涉违法乱纪,官员的头顶乌纱自然稳当,即便一时“下野”,复出也指日可待。此处的“问题官员”,自然是问题不大的官员,可即便是瑕不掩瑜,也应该给公众和舆论一些去“瑕”见“瑜”的时间,换个“马甲”匆匆上任,只会加重质疑和抵触。
便如山西静乐县的杨书记,其女儿吃了五年空饷,白白耗了财政十余万元,这其中必然大有猫腻,杨书记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尚未可知,不过定然不太光彩,况且是在网上曝光,影响甚大,可杨书记仅仅“休养”了两个月便复出,让人心生疑惑:这究竟是处分还是放假?
诚然,有些官员的免职,是出于某种需要,官员本身犯的错误并不大,只是政府必须要给民众作出交代,要给舆论一个回应,所以此类官员的复出的确可以理解。或许是为了不再次惊起舆论的水花,官员的复出从来都是“悄悄进村”,偷偷摸摸异地上任,加上复出速度之快,不免惹人生疑。昨日还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天就堂而皇之地重戴乌纱,“问题官员”们神速复出的理由何在?
对于官员的问责,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但对于官员的复出,却一直没有良好的制度管理,个别的文件规定,也是语焉不详,各地被问责的官员频繁复出,大都缘于没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可依。要想消除公众的质疑声,需要完善领导干部的任用制度。对于因问责而被免职的官员,应当依据问责的程度划定不同的免职时间,而在官员的免职期里,应该对官员进行重新考察,决定重新任用应向公众说明理由。做到公开透明有理有据,不仅有助于消除公众质疑,也可使“问题官员”声誉和形象得到挽救。
制度的缺失固然是一个原因,但绝不是官员“神速”复出的借口,浑水摸鱼偷偷上岗更是有损政府公信力,官员的复出理应堂堂正正,速度不妨放慢一点。(丁文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