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吴乔:转型期改革为何尤其需讲求时机

2013-01-21 09:38 来源:京华时报

  坚持改革并不是一下子就彻底改好,搞激进式,全面地、彻底地、一夜之间地旧貌换新颜。这样的激进式改革,往往会走向改革的另一面,从而带走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百姓受苦。

  王岐山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此书一时洛阳纸贵。在对中国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点上,人们多有共识,但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则议论纷纭。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改革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可能存在误读。

  “旧制度”是一种社会转型期

  这本书的现实借鉴点,在于“旧制度”是一种社会转型期,其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托克维尔在这本书中围绕改革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人们议论的依据,然而不同的人却得出了不同的中国结论。这本身即很耐人寻味。这里有必要先来引用原汁原味的主要观点性事实描述:

  “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因此,在这些制度的桎梏实际上不太重的地方,它反而显得最无法忍受。”

  “摧毁一部分中世纪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厌恶百倍。”

  “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改革不是要简单地与危机赛跑

  结合清政府垮台前的改革新政,人们便产生了一个深重疑问,为什么当时法国政府已经开始进行改革了,反而给自己带来革命呢?为什么最危险的时刻是开始改革的时刻呢?

  有的人思考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好可以制止革命,如果改得不成功、不彻底,就可能成为革命的诱发剂。还有人认为,改革必须与危机赛跑,必须大刀阔斧,才能力挽狂澜。然而这样的结论恰恰难以回答,为什么当时的法国政府、清政府开启改革反而加速它的灭亡,不改革反而不会灭亡得那么快。

  事实上,从改革所带来的“革命因子”看,恰恰是因为暴风骤雨式的改革,一下子打破了旧秩序,造成两个利益落差,形成了革命动力。一个是失去利益的人,他们不安于失去;一个是获得利益的人,他们不满足于获得。

  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并不是要简单地与危机赛跑,而是要与改革释放压力后所带来的冲击力形成错峰。越是顺应诉求而改革,人们释放的改革诉求就越多,当改革的成果不能满足这种诉求时,强大的冲击力就会把改革者绊倒。

  这就如同打开一扇压力不断增大的大门以让里面的人出来。大门若不打开,反倒能暂时形成稳定状态,不过终究会被里面的人推倒。一旦开启大门,里面的强大压力会迅速把大门冲开。如果开门的人力量不是足够强大,不能掌控开门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就很容易被冲倒踩踏。这就是为什么“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为什么当时的法国政府、清政府开启改革反而加速灭亡了。

  在改革的时机节奏力度上要有共识

  改革是大势,必须坚持改下去,否则危机就会积聚。但是坚持改革并不是一下子就彻底改好,搞激进式,全面地、彻底地、一夜之间地旧貌换新颜。这样的激进式改革,往往会走向改革的另一面,从而带走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百姓受苦。因而,越是在社会转型期,在改革攻坚期,越是要讲求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简言之就是渐进式,就是形成错峰。

  正是对改革问题有一个全面的审度,汲取前苏联“休克疗法”等激进式改革的教训,我们党坚持渐进式的改革范式,使不少领域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改革的负面效应,释放了改革的正能量。

  今天的中国改革,利益格局的调整,意味着啃硬骨头,涉险滩,务必及时卸载不同利益主体的压力,避免阻力形成合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八大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为什么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何抓住改革的时机、节奏、力度,本身也是一种智慧。只要坚定改革,这难不倒聪明的改革者。这里的关键是,在改革的时机、节奏、力度上,要有认知共识。形不成共识,就难有良好的改革氛围。(吴乔)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