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人的考试中,研究生毕业的王洋并未成功入围,但到现在,他还是坚持对“编制”的追逐,在他看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研究生学历却立志于环卫工人职位,而且在落选后发誓“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按照那些标榜职业不分贵贱的底层屌丝们的逻辑,或许这也
算是一种励志般的豪言壮语,至少研究生在今天沦落到要去争夺扫马路、掏大粪岗位的地步,让习惯于讥笑读书无用论的人们由衷高兴,也找了一个最新且最佳的注脚。
记得网上有一首据说是农民工歌手传唱并一举成名的歌,歌词反复念叨着一句就是“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再想想那位“就算是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研究生,真的让人怀疑到底谁才是文化人。如今这社会,确实是相当的矛盾,面对困难和人生的无奈,农民工却显得更加乐观和从容,死都要死在春天里。反观为了竞争环卫工岗位而趋之若鹜的这群文化人,看似读书读得丧失方向和理想,但千万别以为他们蠢,相反太聪明了,一句“就算是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虽然让知识、让文化贬值,但却是肺腑之言,就像郑州那位考上掏粪工岗位的女本科生所言:姐掏的不是粪,是编制;一语道破天机。
倒是那些对生存状态无可奈何的年轻的农民工们,农村回不去、城市不欢迎,进退维谷,更不要奢望什么社会保障了,所以他们才会附庸风雅一般地调侃自己无可奈何的人生——“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只是不知道埋在哪个地方的春天里,如果是他们一辈子打工奉献的城市的春天里,那恐怕又是奢望了,家乡的春天,同样可能被征收或强拆了,哪里有什么“埋在春天里”式的浪漫,也就是唱唱而已。还是那些有文化的大学生们现实得多,他们的人生目标就包括“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中国的文化人早就已经把文化和专业当成了遮羞布。
农民工想埋在春天里,研究生却盼死在编制里,看起来确实很搞笑,但制度的设计让这个社会充满了变态和畸形的逻辑,看似矛盾,其实很现实。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