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一年春运时,“站票站价”的民间呼声再起。据网络调查,近八成网友支持“站票半价”。(1月14日《河南商报》)
“站票站价”的呼声,都快成了新闻四季歌的一部分。今年双方依然各执一词。支持者是从公平交易的角度,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为依据,质问为何站票和座票不同服务同等价格?反对者则是从管理便利的角度,认为如果站票半价想买座票就困难了,而买站票也不一定没有座位,另外地铁、公交等是否也该“站票站价”?
在我看来,一是并不会有太多人图便宜买站票,反倒经常是长途卧铺一票难求;二是自从2007年实行铁路列车硬座席位复用以来,无座旅客始终无座的几率大大增加,尤其是春运期间;三是火车跑的多是长途,和地铁、公交没太大可比性,而既然座票或卧铺票可以补足差价,那么站票换座票也可补足差价,这会增加管理成本,但更能实现公平。
所以,“站票站价”不妨一试,为保险起见可先选试点线路,最起码,八成网友的呼声值得铁道部认真倾听、仔细论证,而铁道部前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不利于分散客流”的回应太过粗略。问题是,道理显而易见,民众也呼吁多年,“铁老大”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怎么办?要改变懒政作风,消除部门利益,还可依靠相关法规约束,但目前的制度又太滞后。
一是1997年颁布的《铁路客运运价规则》,其中第十三条提到旅客票价包括两部分,客票分为硬座和软座客票票价,附加票票价分为加快、卧铺、空调票票价,根本没提站票的事,而是直接将其等同于座票出售。规则的滞后使得站票定价无据可依,给了铁道部太大的自由裁量权。当然,部门主导立法,也肯定会导致其自身利益的“法制化”。
二是按照2001年公布的《国家计委关于公布价格听证目录的通知》,有关铁路旅客票价的内容为“铁路旅客运输基准票价率(软席除外)”,这成了铁道部拒绝听证的“护身符”,站票、动车和高铁的票价都拒绝听证。十年前这个规定或许还有些合理之处,当时还是绿皮车和普快的天下,可如今,动车、高铁已全面领跑,民众维权意识日渐高涨,再不听证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正如论者所说,铁路不断提速,价格听证不能原地踏步。
“站票站价”的呼吁长期无解的背后,是铁路客运定价机制的滞后,是铁路部门工作作风的骄横,是部门利益对社会进步的阻碍。只有将铁老大的每个关节都纳入法规的约束下,改革铁路客运机制,修改价格听证目录,“站票站价”的公平才更易实现。(韩青)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