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时言平:“领导不在”不过是推诿民意借口

2013-01-10 10:11 来源:新京报

  对舆论监督和民意诉求严防死守,似乎已经成为机关单位的行政惯性。一些机关大院构筑成了民意难以抵达的孤岛。

  就河南兰考7名孤儿火灾遇难事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民政部给予回应,一直没有消息。1月8日上午,记者打了15通电话,想要了解民政部对采访要求的安排进度,结果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

  一篇《民政部采访记》,简直是部活脱脱的《官场现形记》。在这《官场现形记》里,接受采访的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将机关单位推诿民意的作风演绎得可谓淋漓尽致。同时,更是将民政部无视中央转变工作作风要求的态度展露无遗。

  透过曲折的采访历程,让人看到的仿佛是一场陷入僵持阶段的足球赛:民意诉求和监督舆论就像那大门口的足球,机关工作人员及业务干部则像那不断传球的队员,其目的是防止“球”攻进大门,并接近作为“守门员”的主要领导。记者15通电话都没有找到能给出答复的负责人,可见这些传球队员们的功力该有多么的深厚。

  对舆论监督和民意诉求严防死守,似乎已经成为机关单位的行政惯性。无论是民政部这样的大机关,还是基层政府的小机关,民意要想进去,首先都要通过重重机关。在各种推诿中,一些机关大院构筑成了隐形的迷宫、民意难以抵达的孤岛。

  将民意拒之门外,视舆论监督为大敌,政府将离民众渐行渐远。7名儿童葬身火海,被遗弃的孤儿们再度被社会抛弃,面对公共舆论的拷问,民政部门怎能充当将头埋进沙子的鸵鸟,无视问题的存在和责任的担当。儿童福利存在缺陷,社会救济不够周到,这都是事实,敢于正视民意和承担责任,愿意接受监督和质询,才符合民意的期待。

  民政部工作人员推诿舆论监督,只不过是大大小小行政机关作风的缩影。这种回避问题、逃避责任的态度,推掉的或许是他们眼中的“麻烦”,但抹黑的却是权力的形象。民意在推诿中沮丧焦虑,监督在阻碍中难以为继,长此以往,政府机关难免在深宫大院里迷失职责,公信力也因此被不断透支。

  《人民日报》所揭示的,正是民众所感受的;民政部某些工作人员表现的傲慢与推诿,也恰恰是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所在。面对《采访记》揭露的一切,在中央转变作风的要求下,上至部委,下至普通行政办事机构,立在政府门前的隐性之墙,该拆除了。

  昨日,民政部终于接受了新华社采访,回应了兰考事件,态度也还算诚恳,但是,这种态度如果早一点拿出来,又何必有此舆论风波?(时言平)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