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过“世界末日”之后,新年来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机动车登记规定》也从1月1日起开始实施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很多网友和车主对“最严交规”吐槽不已。我可以理解。假如我是一个不爱系安全带、习惯闯黄灯、随时就把车牌号码遮挡住、总是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的驾驶员,我也很难适应“最严交规”。改革好,改革妙;但改革可能伤到自己利益的时候,自己就立刻变成改革的反对者。是以鲁迅说,在中国搬动一把椅子也要流血。何况这一次搬动的是车子?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这几天我与不少驾驶员朋友交谈过,询问他们关于“最严交规”的看法。意外的是,与网上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声音相比,这些驾驶员朋友大多赞成“最严交规”。他们普遍认为,对于循规蹈矩的驾驶员来说,“最严交规”很好适应。不仅如此,“最严交规”还有利于驾驶员改掉乱停车、乱并线、闯红灯、超速、超载等驾驶陋习——而这些驾驶陋习往往是交通事故之源。
我这样说当然是有证据的。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数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居世界第一。其中,约有八成交通事故是因为各种驾驶陋习所引发。数据是枯燥的,代价是惨痛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交规实施之后的第一天,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接报的交通事故起数分别比前日下降了9.3%、23%、26.7%、18.4%、29.8%,未发生因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而整个元旦假期,全国共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204起,同比下降22%;交通违法行为大幅下降,其中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行为2157起,同比下降66%。“最严交规”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虽然说几天的数据不能证明更多,但至少,我们还是看到了这种令人欣喜的变化。
曾几何时,酒驾、醉驾现象在中国泛滥成灾。虽然大家对此深恶痛觉,可去年5月1日零时起实施的“醉驾入刑”,还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好在随着“严查酒驾”等治理行动的开展,“醉驾入刑”得到了较为严格的执行——对此,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深有体会——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一年多以来,全国醉驾同比下降将近一半,因酒驾导致车祸的死亡人数下降近四成。更重要的是,现在,“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成为众多驾驶员的共识。没有“酒驾入刑”这种动真格的“严法峻刑”,很难想象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新交规中,机动车辆“闯黄灯”将被依法罚扣6分,同时罚款200元,这意味着机动车驾驶员一年内有两次“闯黄灯”的处罚,驾照就被“作废”,需要重新学习申领。此条规定遭到网友和驾驶员的非议最多,以至于有网友称之为违背“牛顿第一定律”。其实,不闯黄灯,并不是什么不可攻克的“技术难题”。只要改变长期形成的驾驶陋习,在经过路口时自觉做到提前放慢速度,“闯黄灯”自可避免。有网友辩称,此举会造成后面的车辆追尾。为什么会追尾?不就是因为在行车过程中没有保持适当的车距吗?这又是一种驾驶陋习,得改。
当然,任何法律法规都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或许正因为此,公安部表态称,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闯黄灯”行为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这个表态无疑让广大网友和车主松了一口气,也有助于缓解当前过于紧张的舆论。可是,毕竟只是“暂不处罚”,且只针对“闯黄灯”。驾驶员朋友仍需主动适应“最严交规”,抛掉各种驾驶陋习,把文明驾驶变成整个社会的一种共识,从而从容迎接“汽车时代”的到来。(何仁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