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送温暖不要搞成“秀温暖”当成政策施舍

2012-12-28 07:44 来源:现代快报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南京市委市政府为近50万困难群体准备了近1.77亿元的“大红包”。春节前夕,市里的领导还将分头走访慰问13个区县。

  看到这个消息,我们很高兴。年关年关,对于贫困人家来说,过年就是一道关,因为缺钱。这个时候,政府能够为他们及时送上“雪中炭”,虽不能解长久之困,但也能救一时之急。

  送温暖,是每年年底不变的一道风景。过去,我们习惯于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市区县各级领导风尘仆仆、鞍马劳顿地奔波于乡间地头,为愁眉不展的困难户亲手送上大红包,或者各种各样的年节物品,场面都十分感人。送温暖的领导或嘘寒问暖,或语重心长;被温暖的群众或笑逐颜开、或感激涕零。其乐融融、关怀备至的互动场面,我们从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只是知道,每次这样的领导慰问,难免层层传达、精心组织,基层干部忙前忙后,甚至为了不出差池,早几天就反复挑选被慰问对象,布置困难家庭摆设,这样的话,宣传效果好,领导也高兴。

  当然,兴师动众之下,难免有扰民的副作用。这种困扰,不仅仅是迎接领导所花费的物质成本,也有配合宣传所需要的精神耗费。对被媒体聚焦的平民百姓来说,有时候宁愿静悄悄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也不愿为了一堆物品成为“困难典型”。

  领导送温暖,是一种传统,长期以来大多没有变质。多数领导是真心希望为治下的百姓带去年节的问候。但我们不能不指出,也有少部分地方领导,把年底送温暖,当作一项加分的政绩去实施的。他们十分在意送温暖的“形象”,追求送温暖的宣传形式。因此,每次下基层、进农家,都要前呼后拥,记者跟随,重点报道。被温暖的群众,必定是谢字连连,感恩戴德。他们哪里是去送温暖,分明是送“形象”,送“排场”的,“送温暖”变成了扰民的“秀温暖”。这样的形象工程,虽然不好,因为牵涉到给老百姓好处,一般不会受到社会质疑。这也造成送温暖的积弊,不容易得到及时的纠正。

  新一届中央大力倡导政风会风改革,不搞花架子,多办实事。那么,能不能把领导送温暖活动的形式也改一改呢?亲自送温暖,亲手递红包,可以,但是,能不能身边不要簇拥着大大小小的干部,不要跟随着粗话筒长镜头,不要说着那些背好的台词呢?轻车简从,不搞一律,不做“准备”,送了就走,这样的话,相信老百姓是会欢迎不迭的。

  更重要的,各级领导不要把送温暖当作应时的政策施舍,而是要深入了解贫弱者的社会成因,继而在来年的施政中做根本性改变。

  (西风)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