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环球时报:加强互联网管理是得人心的

2012-12-21 07:35 来源:环球时报

  好东西一定要让它好下去,而好下去的重要前提是及时发现它的负面元素,并予以遏制。互联网就是典型的好事物,它改变了世界,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尤其多。我们珍视互联网,坚决维护它对社会发展的正面意义。同时鉴于互联网上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加强对它的管理势在必行。

  由于互联网对中国人具有更多的言论自由价值,在中国发展民主的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个国家对它的珍惜很认真,对如何处理它的负面问题多少有些犹豫。很多人担心处理它们会误伤互联网的主体价值,因此当世界很多国家制定各种法律严管互联网时,中国做了更多观望和反复斟酌。

  在多个社会领域以管理严格著称的中国,互联网的立法和实际管理迄今都相对温和,远不属于这个领域的“激进派”。中国各大网站虽设了很多“敏感词”,但与中国网民极高的网络表达热情相比,它们发挥的作用实属杯水车薪。在网民与管理者设“敏感词”和绕“敏感词”的长期游戏中,管理者总体上是输家。

  由于中国互联网上的问题越积越多,它们造成的危害正在个人隐私领域长驱直入。互联网从张扬个人自由开始,已经走到严重损害个人自由的临界点。除了个人信息以及隐私受到严重威胁,一些人以虚假身份上网,从事各种违法行为,成为互联网良好环境的破坏者。

  中国互联网上反对任何管理的声音一直挺强大,西方舆论也每每把中国的互联网管理同西方的管理当成两回事,宣称前者是对网上言论自由的打压。这些都对管理互联网形成了压力。

  然而决不能以网上声音或者西方的评价作为中国加强互联网管理的舆论参照。网上的声音永远很激进,西方的评价则高度政治化。中国管理互联网要重实效,一要看管理措施是否有益于互联网今后的长期健康发展,包括它的速度和质量。二要看管理的改进是否有助于推动信息开放,保障人权,促进民主。

  互联网“应该管管了”,其实这一主张决非仅来自官方,它在民间有着相当广泛的基础。因为个人隐私有可能被侵犯的担忧已蔓延向全社会,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信息被非法搜集,个人通信受到非法监控,而且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成为网络“人肉”的目标。

  加强管理互联网是得人心的,正常人的网络活动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他们只会从中享受更多的安全。受到限制的只能是一些喜欢在网上搞出格行为,甚至把互联网当犯法乐园的人。

  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但它又高度对应现实社会,虚实两个社会的高效互动造成了互联网影响力的几何性扩大,逐渐成为中国各种信息和意见集散、流动的中枢。互联网的重要性无疑在上升,它同时附着了一些非传统的、有自我滥用倾向的力量和权力。互联网今后接受更法制化的管理,也是由它已成社会主流信息平台这一角色变化决定的。

  让中国互联网发展得更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离开互联网的繁荣和先进,中国将没有未来。而让互联网走上更健康的发展轨道,把它今天的优势都留住并发扬光大,把它令人们讨厌的一些垃圾性脏东西尽可能扫掉,这是捍卫互联网的未来。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