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李妍:校园安全反思未竟先别急着制造英雄

2012-12-19 09:58 来源:红网

  12月14日,一个令无数心怀良善的人心碎的日子。这一天,河南信阳光山县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同时发生校园杀童案。

  几天过去,震惊和反思依然沉重地撞击着人们。12月17日,河南光山对小学生被砍案首批责任人做出处理。(12月18日《京华时报》)奥巴马也前往康涅狄格州纽敦镇,参加为26名遇难者举行的纪念活动。他说:“我们敢不敢说已经做得够好,给这个国家所有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过去几天,我一直在就这一点反思。”,“这个世界会依据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儿童而对它作出评判。”

  这与广为流传的“对待弱者的态度,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尺”,不谋而合。换句话来说,一个社会如何对待发生在儿童身上的惨剧,大概可以看出它对生命价值、社会文明的态度。就光山砍童案来说,当地对相关责任人提出问责,追究责任,是表达反思态度的一种方式。但惨剧前后的一些细节,却又很难让人看出问责改过的诚意。

  比如,12月17日,当记者进入事发学校采访时被拒,老师称县委宣传部不让接受任何新闻机构的采访,县教育局局长在校检查工作。而记者到该县委宣传部时,一位工作人员在赶稿。他说,这次事件涌现一批开车救送学生的英雄,正在写他们的稿件。(12月18日《长江日报》)

  倘若把视野拓宽到整个惨剧发生前后,类似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不一而足。惨案发生,孩子身上的伤痕尚未结痂,心灵的阴影尚未消散,校园安全的保障还没有完全构筑,在这个时候,相关部门不是去反思己过,重新审视孩子的生长环境,反而动辄封锁消息、拒绝采访,事发后相关部门公职人员不是在办私事就是在打牌……如今,这种赤裸裸的冷血回避与拒绝,也直接变成了巧言令色的责任掩盖,甚至成了制造“英雄”的树碑立传。有的是充满技巧应对的转圜,却没有起码责任承担的诚意,这样的状况,真的让人感到很吊诡。

  开车救送受伤学生,当然应该受到褒扬。人性文明的闪光点,往往就发生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做了一件符合人性逻辑的事,会打动很多人,也可以成为善行发扬的契机。但惨剧反思未竟,最大的善,不是去制造、发掘英雄,不是要用廉价的自我陶醉和无节制的煽情,去遮蔽问题,转移注意力。而是要真正拿出反思的诚意,问责改过,开诚布公,将校园安全维护提上议事日程,并确保这样的规则,能够形成长远的制度延续下去,“给所有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

  儿童,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是每个家庭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是这个社会的最弱小者。“世界会依据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儿童而对它作出评判”,对待儿童的暴力,必须终结。而终结悲剧的方式,就是成人世界尤其是公权力必须做出反思和改变。遮遮掩掩,回避与转圜,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地转移注意力,不是反思的应有方式,要真正做好儿童世界的麦田守望者,先拿出起码的诚意姿态吧,校园安全反思未竟,先别急着制造英雄。(李妍)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