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王石川:5名流浪儿避寒闷死垃圾箱的拷问

2012-11-20 09:46 来源:济南日报

  记者18日从贵州省毕节市委宣传部了解到,11月16日,5名男孩被发现死于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垃圾箱内,经当地公安部门初步调查,他们是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11月18日新华社)

  10岁左右的年龄,正该在学堂里朗朗读书,正该在父母怀里撒娇,而他们却过早地流浪街头,成为被放逐、被抛弃的群体;10岁左右的年龄,理应天真烂漫,然而他们的天空却是昏黑的,垃圾式生存,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孩子,对不起!你们的失落,与成人失职有关;你们死于非命,与社会冷漠有关。事发地点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环东路人行道,距离流仓桥办事处不到百米。百米是极短的距离,它却告诉我们,当地官员与你们隔得有多远?责任与良知离得有多长?孩子,对不起!你们不该以这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你们不该承受太多的苦难与沉重,你们不该这样凄惶地生存,如草芥一般匆匆枯萎。

  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制度的冷暖吧。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政部窦玉沛答记者问时表示,“温总理确实责成我们对流浪儿童救助问题要抓紧研究、提出意见,并且要向国务院作专题汇报……”窦玉沛还表示,对社会关注的流浪儿童救助问题,将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加大源头治理。其次,要分类施策。第三,要完善设施。四是要完善相关法规,推动救助管理立法工作。

  去年8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指出,流浪未成年人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爱的特殊弱势群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年12月26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态,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并致力于通过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建立流浪未成年人长效救助机制。

  今年6月1日,民政部介绍,据监测,2012年1月至4月,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1万人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城市街面儿童流浪现象明显减少。

  不缺制度,不缺部门协作,不缺源头治理,不缺决心,可是为何仍出现流浪儿童集体死亡的悲惨案例?诚然,再严密的制度也会百密一疏,再尽职的部门也有无法兼顾的地方,但5名流浪儿童之死,难道没有检测出制度之失、职能部门之无能吗?

  据报道,美国也有流浪儿童,不同于我们的是,他们“用法律与福利让贫困家庭的儿童不至于流落街头”“用法律与制度保障流浪儿童上学的权利”“用资金与政策给流浪儿童地方住,并且培养他们父母的工作能力”。一个细节是,2002年通过的《麦金尼-凡托无家可归者援助法案》保障了流浪儿童上学的权利。他们可以获得免费的公立教育,无论在目前的居住地居住多久均有权入学,此外每个行政区还有一名事务专家专门负责无家可归儿童接受教育的计划和服务。

  孩子,天堂里有跳跃着火苗的热炉吗?有填饱肚子的美味吗?有书念、有亲情可以依偎吗?孩子,如果真有来生,别再遇到那一张张冷漠的面孔,别再选择在垃圾箱里栖息。

  (王石川)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