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美丽中国需要建立在此的人与人和谐共处

2012-11-19 09:27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因为梦想而努力,因为梦想而对未来充满信心。所谓美丽中国,不仅包括生态文明、物质丰富,更包括机会均等、权利公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

  这里,是社区修锁、修车、配钥匙的小摊,也是路人问路的摊点、附近居民散步时的落脚点。一辆另类“房车”,成就了一个温情的景点,留下了一段和谐的佳话。

  二十年前,彭立彬老家的房子被大雨冲塌,“穷得身上找不出毛票”的彭立彬决定带孩子到郑州,再也不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受穷。在北林路街道办事处院校社区的照顾下,老彭一家在路口开了个便民服务亭,一干就是六七年。今年5月16日,亭子被拆除后,老彭“旧情难舍”,借来一辆废弃的蓝色“扬子”中巴,又在这安起了家。

  “自打办事处成立,我就在这了,要真走了,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老街坊、老邻居、老主顾?”老彭说这话是有感而发,家里放着邻居们送的米和面,谁家吃酒席都不忘打包给他们打牙祭,办事处将修修补补的差事都交给老彭,逢年过节还会送来慰问金和慰问品。外界的关心使老彭更加卖力地工作,尽可能多地为身边人提供服务和方便,这种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不仅使一辆破落“房车”焕发出家的温暖,同时也使老彭有信心宣示自己的梦想:只要孩子愿意读书,再苦再难也要供养他们。

  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因为梦想而努力,因为梦想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为老彭的梦想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这样的现实——对于千千万万像老彭一样的弱势群体而言,当他们怀揣梦想整装待发的同时,他们小小的梦想往往过早撞碎在城市门槛上。从“人口准入制度”,到用“学历水平或经济手段”加以控制,再到“运用经济杠杆”调控……面对日益纷杂的社会问题,有专家学者把矛头对准外地人,仿佛这些人就是搅乱城市的“万恶之源”。尽管饱受舆论的猛烈炮轰,但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人口流动的努力却似乎从未停止,在城市决定“轻装前进”的过程中,弱势外来者往往最容易成为率先丢掉的“包袱”。问题是,这些弱势外来者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真的那么可有可无吗?

  时至今日,已无需重复“城市发展离不开外地人的贡献”之类陈词滥调,亦无需恳请城市决策者“让所有人共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即使从城市自身利益出发,外来者也早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春节期间频繁发生的用工荒,不正是以引车卖浆者流为代表的弱势外来者大规模离开的结果吗?他们的短暂离开,尚且使市民生活变得如此不便,倘若他们“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城市居民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现实的影响?倘若将他们扫地出门,谁来无怨无悔从事那些卑微却又必不可少的劳动?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应是一个人口得以有序流动的城市,同时更应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城市,各个阶层都应该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所谓美丽中国,不仅包括生态文明、物质丰富,更包括机会均等、权利公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值得尊重并呵护的,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关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是政府无法回避的基本职责。无论他们曾经和正在从事着什么职业,无论他们的地位显赫或卑微。凛冽的寒风面前,关怀更能够散发出制度的暖意,这不仅是为了维持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底线,也是为了维持一座城市基本的文明底线。

  考量一个城市的人文内核,不在于怎样对待那些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而在于怎样对待那些虽然窘迫但从未放弃梦想的弱势外来者。包容并接纳他们,使他们渺小的梦想有机会生根发芽,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希望老彭温情的个人叙事,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新气象的良好开端。(赵志疆)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