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社会慈善机构,就不应迷恋于体制,而应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从“动员式”捐赠向“志愿式”捐赠转变。
10月中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公开选拔干部,拉开酝酿一年多的改革序幕。作为国家发改委社会领域综合改革唯一试点的社会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格外受到瞩目。然而来自中国红十字会内部的相关人士表示,改革阻力很大,推进维艰。特别是“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从总会到地方红会,“绝大多数怕改革,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
一方面,社会组织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特别是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副部级单位,列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它的改革“试水”必将对其他类似社会组织起到“破题”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在经历了2011年“郭美美事件”、今年北京暴雨的“捐你妹”等一系列信任危机后,中国慈善公益体制中“行政化”和“政府主导”的积弊被暴露无遗,因而,中国红十字会也需要自我救赎,启动改革已是迫在眉睫。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曾明确表示:不改革,红十字会将“被淘汰”。
如何改革?只换皮毛、不动筋骨等于“换汤不换药”,要想拯救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改革就不是清理冠名红会机构这样的简单化,而是要去行政化,回归社会组织的本义。
从国际惯例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本身是一个独立、中立的社会组织,其所认可的各国红十字会,也都是独立的社会救助团体。然而,在我国,除了中国红十字总会是副部级社会组织外,各省、市、县、乡镇的红十字会,均纳入行政或事业编制,接受全额财政拨款,在编工作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编制工作人员为11228名。借助于这种“参公管理”的行政身份,红十字会在成立早期能很快完成筹募资金的“原始积累”,这为其获得了“筹资能力不俗”的“美誉”。但与此同时,“参公管理”也让红十字会沾染上了行政化的作风,相关评估显示,红十字会存在几大问题:由体制所带来的系统治理结构不畅,工作效率不高;缺乏外部监督所带来的信息不透明,并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
问题已很明显,红十字会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去行政化。作为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红十字会不仅需要梳理其机构内部从上至下的管理路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既然是社会慈善机构,就不应迷恋于体制,而应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从“动员式”捐赠向“志愿式”捐赠转变。正如赵白鸽副会长所说的,“当官做老爷,很难把红十字的工作做好”。
事实上,中国红十字会初期提出的改革方案就是,从基层红十字会和行业红会开始,逐步与行政脱钩;剥离红十字会的日常慈善功能,将公募权转交基金会;红会的组织体系应是协同、垂直管理。然而由于害怕“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最终选择的是“曲线路径”和“双轨制”:财务上将政府拨款与捐赠收入分离,捐赠收入对公众公开;人事上加强志愿者建设和外聘无编制人员,降低体制内人员的份额,弱化政府任命。
红十字会的去行政化改革为何妥协?关起门来自我改革、缺乏外部力量督促,恐是主因。
任何自我改革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可目前的红十字会内部显然缺乏这股改革共识。要想红十字会组织从“委办局”、“慈善科”角色中脱离出来,为其他社会组织改革“破冰”,靠其内部自发改革、制度化反省已难以启动,必须要有外部力量的强力介入。这其实也是当前其他领域改革的经验之谈。(李龙)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