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直面“钱不该买什么”之问 触动国人的神经

2012-10-26 07:28 来源:燕赵都市报

  有钱就可以不排队吗?商品紧俏就可以随意加价吗?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在新著《钱不应该买什么》一书中,努力想要发掘“钱买不到什么”的答案,因为他发现,“我们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拿来买卖,这种买卖逻辑正逐渐掌控着我们的生活。”过去的15年里,他潜心搜集了大量资料,阶段性的结论却令人悲观,“时至今日,钱买不到的东西没多少了”。(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严肃的桑德尔之问,应该触动亿万国人的神经:在我们这个不断被谴责“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钱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视为“市场杠杆”,用金钱垫起来的“超国民”待遇正在各行各业被习以为常,医院的贵宾号、银行的VIP、用金钱排队的贵族学校、用价格拉开“层次”的高铁与普快……一切都在变得天经地义。对于这种价格杠杆之功用,大家抱怨着、迷茫着,甚至潜移默化接受着。

  钱可以购买什么,为什么需要一个伦理边界?因为用钞票构筑起的财富溢出,不单单是与普通人毫无干系的“富人游戏”,他们买游艇、买豪车、到月球太空去旅行,似乎不会伤害到普通人的生活。问题是他们要与我们生活在一起,试图用金钱购买到一切服务的时候,医疗、教育、环境等有限的社会资源就会被瓜分,没钱人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为同等社会服务支付的社会代价就会更高。直白一点说,他们的日子就会更难过。

  这个话题有解吗?不容乐观。

  桑德尔积攒了15年的资料,充其量也只是抛出了命题,却无法提供权威的答案。到底哪些可以让金钱主导,哪些必须要用其他规则主导,全世界也都莫衷一是,简单说教,近乎虚伪;听之任之,近乎残酷。但笔者以为,桑德尔之问被抛出、被讨论本身,便天然有着一个答案:当它成为一个显命题,当相当多的人能够自觉找寻答案,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桑德尔之问答案”。

  一个名校校长自省了,会让能力素质,更多成为入学的主导,不会以谁掏的择校费高作为入学标准;一个医院院长自省了,就会以公共服务为工作重心,不会让贵宾病房占据过多的资源;一个市长自省了,市民享受的低价公共服务就会更多一点……钱之购买力边界,并不只是决定于市场的“无形的手”,还取决于社会的“有形的手”,尤其是主导各类资源分配的公共权力部门。

  没有那么多天经地义,一切都是人的选择。即便在金钱至上的时代,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原则与价值观:一个个体的失守,造成一个社会的失守;一个个体的坚守,筑起一个社会的价值堤坝。钱不应该买什么,没有人指望从理论上得出大家都认可的权威答案,专门研究公正的哈佛教授也觉得太难了。重要的是,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选择来奉献答案,这些答案将汇聚成为中国的答案。

  而在此之前,首先要承认这个严肃命题的存在,也要承认在迷失的路径上,我们已经走得很远。没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没有反省的社会是让人信不过的。

  (普沙岭)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