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下了班的环卫工,凌晨时分吃完夜市回家,发现路边有拾荒者正在翻垃圾桶,遂上前阻止,追打过程中用砖块砸向拾荒者头部,致其当场死亡。(9月27日《华商报》)
环卫工与拾荒者都是社会的底层和弱势群体,唯一不同的是,环卫工每月有一定的固定收入,基本解决温饱;拾荒者靠运气吃饭,吃了上顿愁下顿。原本应该相顾自怜、惺惺相惜的同命体,只因些许垃圾就大打出手、怒取其命,想煎何太急。
曾记否,环卫工为劝导店主不文明行为被打、因扫把靠在轿车车头被打、运垃圾的三轮车让位不及时被打、环卫车掉下的垃圾弄脏轿车被打……每起暴力事件的背后,流露出的都是对身份的歧视和对职业的鄙视,也遭到了社会和舆论的强力谴责。
如今,这位环卫工却“己所不欲,强施于人”,只因拾荒者翻垃圾桶有弄脏街道卫生之嫌,就去追打直至犯下命案,“取其命”虽非本意,但“打其人”则“源自心”。我们不仅要问,环卫工在实施这番行为之际,想没想过自己、同事或同行曾经受到的“同等待遇”?若想起了,内心有无凄凉、绝望和伤心?
“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这是环卫工遭到不公对待时常见于媒体和评论中的话语,但当环卫工稍显“强势”、“高贵”之时,咋就将之抛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像“环卫工砸死拾荒者”那样,若地位稍有转化或略占强势,就以另一副嘴脸出现,是永远得不到尊重和尊严的,这也许是“环卫工砸死拾荒者”事件给每一位社会成员带来的沉痛思考。(潘福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