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风险,并不仅仅是经验不足、技术不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只能看见“想得到的危险”。
又是一起“身边的惨剧”。8月12日,杭州着力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的牌坊倒塌,砸中游客造成两死一伤。
出门旅行,在牌坊前留影、房檐下休息,都再普通不过,没有人会想到这还有危险。然而,清河坊牌坊的倒掉,却警示出这种“身边的风险”。
防范身边的风险,是旅游、公共设施的管理者、运营者理应提供的服务;保障身边的安全,也是游客和公众理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台风,清河坊管委会上周刚刚对牌坊进行了检查,并且没有发现倒塌征兆。管委会成员也承认:不明确木质牌坊的维护方法,平时只能从外观观察。实际上,在2009年的管理责任书中,清河坊就表示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安全检查。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风险,并不仅仅是经验不足、技术不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只能看见“想得到的危险”。
在创收增收的指挥棒之下,安全已经退到了旅游景区管理的角落中。抓安全不能产生直接效益,不能带来切实好处,而只是花钱。于是安全人员成为兼职,安全检查也只是随便敲敲、四处看看,不出事就没人负责,也不去狠抓落实。试想,如果有人提出联系专门机构对牌坊进行体检,是不是会被人嘲笑没事找事,甚至引来花钱才有油水的猜测?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来自软件。而安全,可谓这种软实力的基础。难以想象,如果牌坊成为危墙,公众还想立此存照;如果缆车有触电危险,游客还会觉得兴味盎然。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没有安全、舒适、便捷的环境,景区将难以吸引到更多客流。
在更大程度上,“身边的安全”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正因无形之手的托举,我们才不至于时刻警惕“不立危墙之下”,以防高楼的空调机忽然坠落;也正因无形之眼的监测,我们才不至于绷紧神经“防患于未然”,害怕地铁忽然脱轨或是逆行。可以说,有公众对身边安全的信任,才有现代社会的和谐运转。
这启示社会管理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转化成GDP,但安全管理绝非没有效益。于景区,它涉及长久的吸引力;于社会,它涉及民生、涉及权利,涉及信任感带来的向心力、凝聚力。而这,可谓最大的效益。(特约评论员 金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