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为自己运动员获奥运金牌喝彩了吗?当然没有。奥运金牌不再是光荣,反成污点了吗?当然也没有。对举国体制出现了不少批评,但舆论有认为举国体制应当立即废除的吗?同样没有。
本届奥运会期间,中国舆论“多元化”了,这是事实。一些对国人过于关注奥运金牌的批评借这个机会吸引注意力,大概是正常的。主张把投向奥运会的钱改用发展民生,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是专为互联网时代准备的。一些国人担心中国把小项目的奖牌拿得过多,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情绪,会降低奥运比赛的对抗性,这种情绪倒是真实些。
羽毛球队遭处罚,中国球员有不当之处,中国一些媒体把矛头对准球员和教练,以及中国的体制。但这种声音不是垄断性的,互联网上对这种声音的反批评相当强大。
总体看,一些认为爱国主义已经沦落的人,还是对中国舆论多元化不很适应,眼睛对“反金牌”声音盯得过死,看得过重,从而认为这种声音在主导中国舆论场。
孙杨获两枚游泳金牌,每一次都引起轰动,互联网上的正面评价也都是压倒性的。叶诗文的成绩受到质疑时,批评无端质疑的声音也占多数,至于部分人要求理解质疑,对海量的中国舆论场来说,无论他们真豁达还是秀豁达,其存在都是注定的。
互联网、特别是微博显然放大了一些反主流的声音,使它们看上去有时像是这个国家的意见主体。由于中国媒体太多,竞争激烈,大家纷纷将对抗性强的话题突出处理,从而使反主流声音获得不少话题设置权,它们显得很强势。
其实只要看电视直播的人,几乎没有不盼着中国人得金牌的。听说孙杨新获1500米自由泳金牌马上就觉着反胃的人,在这个国家肯定是极少数。
有运动员失败后连说“对不起国家”,引起一些人对“为国争光”的逆反,这种情绪并非新鲜的。一些舆论讨厌运动员获成绩后首先“感谢国家”不是一天两天了,这跟爱不爱国没关,这是中国社会个人权利意识觉醒的自然迸发。
本届伦敦奥运会带给中国社会的主流感受是快乐和自信。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在家门口获金牌总数第一,现在远离祖国的“主场”,在伦敦也获得辉煌成绩,中国人不仅开心,而且多了份踏实。能把竞技体育搞得这么好,这无论如何都是中国的正分,它在预示这个国家在其他方面也很可能走进世界的最前列。
中国在逐渐出现一批“闲人”,以及专门“唱反调”的人。中国越朝民主社会走,这些人会越活跃。他们一定会抓住一部分社会注意力,形成一定声势,他们会从反方向提醒和促进社会,社会也将逐渐形成对他们的制约力量。
爱国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倒。因为它在全世界都没有倒过,而中国是穿越历史最久远的国家,爱国主义是中国主流价值观最深层的内核之一。因为它强大、权威,所以就会有人用反爱国主义讨巧,做噱头,只要中国舆论开放,这样的声音就挡不住。
中国舆论开放的时间短,自由主义的冲动很强烈,常常不顾底线。但让我们往周围看看,你身边有盼着孙杨或刘翔输掉的人吗?如果有,他们是你身边的多数人吗?如果不是,那我们还值得在乎微博上的几个帖子吗?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