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定的选拔制度为何得不到坚持?是因为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幕后存在什么交易?这或许直接来源于目前体育体制所存在的一些陋习。
7月29日,中国女举在奥运赛场上遭遇失利。女子53公斤级举重B组赛场上,17岁的小将周俊,三举全部失败,没有成绩,黯然结束了自己这次“意外”的奥运之旅。当然,更刺激国人眼球的是,就在周俊失利的同时,53公斤级女子举重冠军被哈萨克斯坦的选手祖尔菲亚夺得,而祖尔菲亚本名叫赵常玲,是4年前从湖南“交流”到哈萨克斯坦的运动员。
从昨天《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早已注定的失败。如果严格按照运动员选拔程序,实力并非国内顶尖水平的周俊,原本不会出现在伦敦奥运赛场,难怪有人认为周俊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
据报道,周俊之所以能进入奥运名单,是因为48公斤级奥运选拔赛第一名、湖北选手田源被湖南选手王明娟替代;出于“平衡”的考虑,举摔柔中心分给湖北一个名额,而湖北最有希望的选手纪静却因故不能参加,湖北又不愿意让出这名额,这样,原本58公斤级的周俊才进入视野,降体重参加53公斤级的比赛。
如果把“故事”再讲下去,王明娟之所以被格外眷顾,据说是因为此前,她已经为他人让了路……
这个有关中国举重的“故事”,真是越讲越复杂,也越讲越沉重。这些事情如果是真的,那么,原本应该公平、公正、公开的奥运选拔机制,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以及人情面前,就像橡皮泥一样被揉来捏去,陷入“平衡”的轮回;如果是假的,那么,有关方面又该如何解释,宁可把举重好手留在国内、“交流”给哈萨克斯坦,也要让实力平平的周俊上场呢?
运动员的选拔,国内并非没有规则。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揉中心主任马文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4月曾分别在济南、福建两地举行了奥运选拔赛,选拔赛基本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但是,除了周俊。他称,选择周俊并非国家队的初衷,而是湖北体育局的意见。
但这一报道,昨日遭到了湖北当地媒体《武汉晚报》的质疑。关于周俊参加奥运,就在7月23日上午,湖北体育局局长胡德春接受采访时还说:“只能说是听总局的一些考虑,中心的一些考虑,我们服从安排。”
由此不难看出,原本清晰的择优机制,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之下,成了一团乱局。既定的选拔制度为何得不到坚持?是因为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幕后存在什么交易?这或许直接来源于目前体育体制所存在的一些陋习。
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冲金失利,公众对胜负本不必过于介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方面需要对此给公众做出解释。体育竞技的本质在于公平参与,而绝非密室之内的私下交易,更不是什么山头主义、人情主义。
选拔规则无论如何设定,只要规则清晰,过程透明,执行严格,则无论是运动员本人、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还是媒体,乃至社会公众,都能接受这样的选拔结果,也能接受赛场上的失利。但如果缺失了公平和公正,那周俊式的悲剧,不仅会给运动员本身造成心理创伤,也是对中国体育、对奥运精神的一种玷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