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出现“红五月”后,被称为传统淡季的6月,却红得更浓。据中指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688元/平方米,环比5月上涨0.05%,这是自2011年9月以来新建住宅环比首次出现上涨。
踏入春季以来,楼市将迎来回暖拐点的说法不绝于耳,但那些证据都不够坚实,未能令“拐点论”成形。千人抢购潮被质疑是楼盘自导自演的营销手段,降息可说不对楼市产生直接作用,即便是“红五月”也仅被认为是开发商“以价换量”换来的反弹小阳春。5月之所以被称为“红五月”,主要是由于成交量上涨,但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仍是环比下跌0.31%,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26个,且涨幅极小,因此,“红五月”被认为是“以价换量”的成果并不为过。
但6月的数据却成为了“拐点论”目前为止最有力的佐证,楼市在继续“放量”的同时,价格也出现了久违的反弹。100个城市中,45个城市环比上涨,自去年10月份后,上涨城市个数创下新高;涨幅在1%以上的有11个,较上月增加3个;此外,环比下跌的城市比5月减少了18个。6月的“量价齐升”大大出乎了市场意料,如业内分析所指,仅从单月数据看,楼市已现回暖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6月数据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一线城市环比涨幅较高,二线城市也纷纷加入上涨浪潮,而环比下跌的则以三线城市居多。例如,一线城市北京涨幅超过2%,位居涨幅榜第二位;而张家港、淮安等4个三线城市跌幅超过2%.房价上涨时正是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传导的,这样的传导路径也是楼市一贯的规律,6月的数据正表明了楼市回暖现象正在传导中。
楼市虽已开始回暖,但会否传导至全国仍有许多变数。在这个市场观望相持的敏感时刻,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市场预期,而决策层的表态正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显然,决策层亦已意识到,惟有及时明确的表态才有可能保持楼市调控的结果。6月12日,发改委指“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的报道纯属捏造;6月14日,央行和银监会双双澄清“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七折”,指其曲解政策意图;6月18日,住建部表示将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一周之内四部委频繁表态实属罕见,由此亦足见决策层对限购依旧态度严谨。
然而,在30余城市调控政策成功微调和降息等一系列被认为是默许房地产调控放松的政策表态下,四部委的口头表态显然作用不大———就在四部委辟谣后的一周里(6月最后一周),楼市反而出现了集中成交的现象。CRI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上周(6.25-7.1)30个城市成交环比上涨,其中天津以139.28%的涨幅居于首位,广州则以99.26%的涨幅居于其次,同时京、沪等多个城市创下了限购以来的单周最高值。
或许决策层相信只要限购不变,房价就无法大幅反弹。其实,如此前的不少分析所示,限购的情况下,房价无法大涨的原因是高库存的存在。但渣打银行6月2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高库存量在逐步下降:在过去几个月里,房屋的完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中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这表明房屋库存仍处较高水平,但增长率在减速。且渣打认为,一线城市的房屋库存在达到仅5个月的库存高点之后,至今年底将可能出现负值;房屋库存量状况最差的二线城市已由年初房屋库存量25个月下降到目前的12个月。渣打预测,全国范围内的房屋库存水平在2013年底前将持续下降。由此可见,即使限购仍在,库存仍可能持续下降,这就为房价反弹提供了空间。
基于降息等政策动向,开发商最近都对楼市充满了信心,而6月数据一出无疑会给他们再打一剂强心针。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不少开发商调整定价策略,停止“以价换量”开始涨价,这并不是说明房企已无资金压力,而是说明开发商对市场预期十分乐观,更有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宁愿借高利贷也要把价格往上涨”。商人必然逐利,开发商会调价是看准了消费者“买涨不买跌”,而在这种观望时期是定价策略最容易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影响的时候,6月杭州的多个楼盘都出现了恐慌性抢购。
6月百城楼市的“量价齐升”为房地产调控敲响了警钟,楼市回暖拐点并非子虚乌有。口头表态已显无力,若无及时而明确的政策表态,楼市反弹只是时间问题。(南都社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