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秸秆焚烧成为不少地区的“心头大患”,成为人们生活中“会呼吸的痛”。江苏13城市PM2.5全部超标,南京出现严重的“黄泥天”,安徽焚烧秸秆引发多车追尾事故70人死伤,成都变“雾都”飞机起降受到影响。虽然不少地区下发了禁止焚烧秸秆的通知,但收效并不好。
焚烧秸秆为何屡禁不止?从目前各地情况来看,采取的最直接方法是“堵”,即派工作人员严防死守,在田地里巡逻,遇到秸秆焚烧立即上前制止查处。但农地面积大,白天、黑夜时不时就会“烽火”四起,“硝烟”弥漫,很难彻底禁得住,并且发现后也大多没有相应处罚办法,警示性低。
“堵”不如“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那么,为何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只有“粉身碎骨”这一条路可走呢?笔者认为,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让秸秆从曾经的“资源”变成了没用的“垃圾”。如,随着电、煤气使用的增多,人们不再把秸秆当作烧火做饭的燃料;除着各种饲料的出现,人们不再用秸秆来喂牲畜。
主观上来看,近年来提出的一些利用秸秆的新技术,如秸秆还田、秸秆制沼气、秸秆发电、秸秆块化做燃料等,并不太受农民欢迎,因为这些办法大多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不合算。如,机械化秸秆还田是最直接的办法,但秸秆大量直接还田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占秸秆总量15%的秸秆根茬还田,即可达到土壤有机质的平衡,一味要求秸秆直接还田很不科学;而利用其来发电,则由于能量密度低、运输成本大等原因,利用半径十分有限;秸秆制沼气,也面临沼气池难清理,冬天气源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笔者以为这是对秸秆的真是写照。为了不让秸秆焚烧成为一年一度的“风景”,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因为技术推广还面临一些问题就“气馁”,反而要再接再厉,鼓励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优化秸秆利用技术,因为其离“最后的光明”可能只是“一小步”;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引导;也可以向社会征询合理建议。因为,打造一片纯净的天空是每个人的心愿。(作者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