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大学农村生源逐年减少亟待“制度拯救”

2012-05-30 08: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此前就有媒体报道,2010年清华大学的新生当中,农村孩子只占到了17%,而在这一年全国高考的考场上,农村孩子占到62%,两相对比,反差很大。

  上述数据指向一个共同现实,大学农村生源正在不断减少。都说数据自然会说话,那这些数字究竟在向我们揭示什么?我们有没有充分考虑过这些数据具体到现实中,会给农村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农村生源减少,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当然是农村学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读不了大学的农村孩子,许多人只能踏上打工之路,命运也因此走向人生的不同面,而这些孩子的命运与家庭、乃至整个农村的命运密切相连,并深刻影响中国农村未来。这种影响事实上已经发生,而且日趋严重,那就是乡村的衰败。

  有人说,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也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因此,考上大学和打工一样,都是离开农村,那是否意味着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越多,乡村衰败也越加速呢?这个问题表面看非常有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伪问题。考上大学与打工确实是一样离开农村,但前者显然比后者有更多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也就更有经济实力改变自己家庭生活条件,进而影响农村发展。这样的例子现实中非常多,一个考上大学10人与1人的村小组,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变化,乃至人的心态都有显著差别。实际上,如果了解农村现实,或到农村看一看,就会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考上大学10人与1人的村小组”的乡村现实差别。

  知识的重要性,越是贫穷越凸显,所发挥的价值也越大,这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大学农村生源逐年减少加速乡村衰败,最终影响的不仅是农村,还有城市、社会和国家。这绝非危言耸听,如果你是农民,你在农村生活,你就会对此有切身之感、之痛、之忧。大学农村生源逐年减少亟待“制度拯救”,这种“拯救”,关乎个体,更关乎未来。这种“拯救”,不是施舍,也不是恩赐,而是良知和责任。(孙维国)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