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高考临近,原武大校长刘道玉放言,“很多人认为高考就是万恶之源,觉得取消了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取消了会更乱。”他认为,高考取消后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免试推荐上大学,免试推荐的结果是“开后门”成风,社会不公成风。刘道玉揭示了高考制度取消后可能的恶果,这种担忧确实可能发生,不应回避。从目前来看,高考制度虽然对教育改革及发展存在一定的滞碍,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之前,还是不得不选择高考这一评价和选拔机制。现有的高考制度,虽非最好,但绝非最差,这是制度选择的通例。
现有的高考制度经过35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其必要的历史功能,助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制度其所依存的社会形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考制度本身的运转也出现了“阻滞”现象,虽然大众力倡高考制度改革,但高考制度本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地自我强化和修复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的迟缓及其中立性的匮乏,第三方承担高考功能的人才测评及选拔机制尚未成型,在高考替代方案上尚无共识。这使得我们短期内还必须接纳现有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还将成为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是,高考制度确实暴露出许多弊端。如教育公平性的问题,据有关统计,名校的农村学生的比例逐渐下降,北大、清华等校农村学生约占三分之一;教育理念的问题,高考制度导致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发展潜力及自主学习的热情,教育成了知识的游戏,培养了一批会考试的机器人;考试风险的问题,过度依赖高考这一制度,造成考试风险倍增,虽然通过各省自主命题等形式分担风险,但是考试作弊等风险仍令人担忧,而其最大的风险还在于这一制度本身的公信力,由于注重对知识的记忆性和机械性考察,考试选拔往往遮蔽了学生的专长,或者造成逆淘汰的不良后果。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取消高考,为时尚早。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社会组织化欠发达,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武断地取消高考制度,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本已稀缺的教育资源向少数优势群体靠拢,底层的上升之路更加艰难,社会不公可能将更加严重,正如刘道玉所言,“开后门”成风。这是谁也无法承受的阵痛。当务之急,我们要去做大量基础性工作,不遗余力地探索高考改革之路,探索更加公平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为将来高考制度的改革铺平道路。
取消高考论者,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探索和寻求更加优良的考试制度。承受当下的高考制度,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肖建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