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意外成为“最美女教师之前,已经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执教五年多的张丽莉,一直都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的薪水仅为一千元。(5月20日《现代快报》)
“最美女教师”的救人故事,很像主旋律电影;可“最美女教师”之间的真实生活,却并不能给人以正义感十足的感觉。在黑龙江全省掀起向张丽莉学习的高潮、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张丽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张丽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教育部也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之后,我们才发现一个这样的尴尬现实——张丽莉老师没有编制,也没有医保,她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临时工”。
这是一个处处都有“万能临时工”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因为“临时工”容易成为替罪羊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异化了对临时工的概念理解。可是,张丽莉的故事,又还原了“临时工”的本来意义——不是所有的“临时工”都是替罪羊,有一些“临时工”还可以做到感动全中国。另外,张丽莉拯救的,绝非只是临时工这样一个用人概念,更主要的,我们更应该反问当下的用人制度,是什么原因没有让其成为真正的在编人员?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法律意义上已无临时工、正式工区分,只有合同期限长短之分,用人单位用工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以临时岗位为由拒签。如果是在临时岗位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比如选择与劳动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非全日制用工合同”。那么,张丽莉有没有和学校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张丽莉该不该接受以上那些荣誉?如果有劳动合同,学校为什么只给她这么低的待遇?
一个纠结的问题也因此而产生:假如张丽莉没有这次人格瞬间闪光的表现,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她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转正,或者说,她还有没有可能转正?可以肯定地说,当地的用人制度并没有给予张丽莉以真正的制度关怀,我们感叹于她的伟大表现,却也痛心于社会对她的亏欠。我们同时也在担心,假如在此之前,张丽莉因为不公正的待遇离开了教师的岗位,即我们的用人制度留不住最应该成为老师的人才,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王传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