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称“工业管理”专业的湖南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务器自建“英文国际论文网”,一年内在全国收取50多人“代写代发”论文费约200万元。被骗者竟然很多是国内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学副教授、讲师或医生。(5月20日新华社)
诈骗是可耻的,受骗是可怜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认知。可当一群高级知识分子被一名成人自考生玩弄于股掌之间,进而人均被骗数万元时,固有的憎恨与同情却没有如期而至。从网友议论来看,大多数人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甚至有人称之为“狗咬狗一嘴毛”。
话虽然难听了点,可咂摸起来,也是话糙理不糙。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行骗虽是违法之举,但花钱雇人代写论文也不是能摆得上台面的事儿。真实是学术的生命,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如果丧失了学术诚信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基本的学术人格。买来的论文署上自己的名字,比抄袭剽窃更为不堪,那是典型的学术舞弊,败坏风气,污染视听,委实要不得。
对此,可以打一个不太雅的比喻。有人去嫖娼,不料陷进了对方早设好的一个骗局,非但没嫖成,反而被讹了一笔钱。这个比喻虽然重口味了些,与高级学者文质彬彬的形象反差太大,但归结起来却很有些相似点:都是暗地里的交易;双方谁也好不到哪儿去;吃亏者都是吃哑巴亏;都是败坏风气之举。区别在于,购买论文披上了一层学术外衣,能够道貌岸然起来,也能较好地自我安慰,孔乙己那句“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大概便是这般心理。
令人颇感遗憾的是,雇人代写论文之风已经越刮越凶悍了。在互联网上,类似的信息可以搜出10万多条,甚至在淘宝商城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代写、代发、代投、代修改”各类期刊论文的店铺竟有10多家。买的与卖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不但如此,很多人还为这种有悖学术道德的事找到了貌似合理的借口:都是过分依赖论文的职称评定模式逼的。其实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了,改革职称评审制度的呼声也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诚然,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学术造假的情理依据。一码归一码,诚信是诚信的问题,别什么事都往制度上扯,那不叫理由,叫扯淡。更何况,即便是欧美发达国家,论文作为一种“硬通货”也是职称评审的必要硬件,比如美国的教授职称评审,就包括教学评议、科研成果、公共服务三项,科研成果便需要通过论文来体现。
现在的问题是,就算通过改革,职称评审对论文的数量要求降低下来了,代写论文的市场就能退烧吗?由此带来的更深层次追问是,一些买论文的人即使被识破往往也毫发无伤,不诚信的代价几乎等于零,学术风气的纠正靠什么来实现?(徐炳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