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撰文称,今天的中国大学,正亦步亦趋地复制美国大学的模样。“办大学就是要‘与国际接轨’”是认识上的误区。国外著名的大学并非只有一个模式,“接轨说”误尽苍生。陈教授提出一个“大问题”:如何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5月16日《中国青年报》)
的确,国内大学喜欢高喊“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其实这个口号本身并无不当,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或者说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与国际接轨”是必要的一步。
世界名校办学模式各异,但其内核的东西则极其相似,那就是:学术自由,学风宽容、宽厚、宽松,治学严谨、评价制度完备,去行政化,教授治校,师生互动频繁,尊重首创精神等等,既有教育体制的层面,也有学术精神的层面。不论哪一所大学哪一种办学模式,缺少上述诸要素,都难以成为优秀大学,也难以获得独立和自信。
毫无疑问,学术自由、去行政化等内容不是美国大学独有的,也不是英国大学独有的,而是大学的“普世价值”。这正是“与国际接轨”中所说的“轨”,全世界所有的优秀大学,都运行在这一条轨道上,尽管车体的形状千差万别。但凡号称是一所大学,就应该具备这种“普世价值”,否则大学将不是大学,就会走样变形——这正是国内高校的现实。
找到了“轨道”,接下来就是怎么“接”的问题了。国内各高校喊“与国际接轨”,只喊不做,凌空蹈虚,没有行动。链子掉在了“接”的当口。“与国际接轨”喊了那么多年,哪所高校学到了国际“范儿”?年年喊口号,年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革举措,校长们也不嫌臊得慌?很多人指责“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就是因为高校知而不行,流于空喊。国外哪所著名大学向官员滥发文凭?国外哪所著名大学职称评定中存在金钱交易?国外哪所著名大学的博导不给本科生上课?
中国特色的大学可以有,但是要等找回大学的普遍特质之后才会有。“与国际接轨”没有错,知易行难才是症结。该“行”之处,还需政府、高校、教授、社会力量等各方面勉力为之,以“国际”的思维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和自信。(张永炳)
(责编:安文靖)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