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而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我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不管网友承认不承认、反感不反感,这一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以农村住房为例,调查报告称,农村自有住房拥有率为94.60%,这一数值尽管已经颇高,但笔者认为恐怕仍属低估。以笔者实际调查看,在不少农村,家家有住房,甚至有几套住房,早已不稀奇,如果连较差的瓦房茅草房也算进去,再贫穷的农户也有立锥之地、安身之所。换言之,现在在农村很难找到没有住房的农户。
话虽如此说,但网友还是忿忿不平,究其因,这是平均滥用的负效应。城市的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与农村的94.60%一平均,就得出了九成家庭拥有住房的结论,显得有些轻率甚至有些轻佻。
在城市里,即便有住房又能如何?房贷是一座沉重的高山,压得房奴气喘不过来。买一套小房子,又是啃爹又是啃娘,每天一睁开眼就有数十元乃至数百元的房贷压力,二三十年还完了房贷,自己也老了、孩子也大了,即便拥有一套房子,也不是多开心的事。再说,由于身负沉重房贷,如果有朝一日无力还贷,房子是谁的还不知道呢。关键还在于,法律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70年大限,70年后,房子命运如何,实在不好捉摸。
此外,还有一类情况是,不少农民工(我国农民工数以亿计)尽管在农村拥有自住房,但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他们来说,农村的房子意义不大,因为他们回去少、基本上生活在城市,而在城市里没有住房,在农村拥有一套或多套住房,又能如何?照样无法享受到家的感觉,难以在城市里找寻踏实的归属感。
正如经济学家李稻葵所称,“很多年轻人可能远离已有房产的家乡,在外地工作或生活,这也是房产刚性需求的另一个表现。”换言之,我国家庭的自住房率再高,如果房子不在工作地旁,他们依然有住房需求,不能因为九成家庭拥有住房就忽略了农民工、城市夹心层等群体对入住公租房的渴求。
当前,各地正在兴建保障房,此项善政的初衷是为了实现部分群体“住有所居”的梦想。相关调查机构在这个时候抛出如此数据,不知有何寓意?此前有媒体披露一些地方将宿舍楼“贴牌”为保障房的情况,令人担忧。如果这一调查报告传递的误导信号是,我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高,已经无需再大力兴建保障房了,可谓糟糕。实际上,即便九成家庭拥有住房经得起推敲,但仍有一成家庭没有自住房,在13多亿的大背景下,一成家庭所代表的人口可不是小数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不是不能进行,但应该全面,既看到有住房的家庭,也应看到住房困难或没有住房的家庭,如果只是为了提供漂亮的数据,或者这种数据给决策者带来了误导,这样的调查就失去了意义和伦理。 (秦淮川)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