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邂逅,汶川地震4周年与母亲节在这个周末不期而遇。数千拜祭亲人的群众不顾风雨,成群结队地来到遇难者公墓。一时间,哭声、雨声、爆竹声响彻整个映秀山谷。沉痛的创伤只有依靠新生来抚平,然而有一群母亲却难获“新生”。据悉,汶川地震三成丧子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再生育,她们饱受丧子之痛,失去人生动力,成为又一个“失独者”。(5月13日《广州日报》)
“与死亡俱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骇人: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亲友的哭泣,丧服与葬仪……”世上有一群母亲,或许比谁都要明白英国哲人培根的这句话。虽然那场灾难已是渐行渐远,而逝去的时光并没有赐予这群汶川母亲“新生”。她们俨然成了失独者(老来失去独生子女),满怀“子女承欢膝下,共叙天伦”的期待,可现实生活中又不得不面临各种困境,在情感难寄与生活孤苦中,逐渐老去。
每当其它家庭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逢年过节万家团圆之时,恐怕正是这些丧子母亲乃至所有“失独者”最为悲寂痛苦的时候。儿孙不仅是父母血脉的延续,更是长辈们承载希望的载体,每一个生命的夭折,都会让其背后家庭走向灾难。物质上的困境尚可改善,可精神贫瘠拿甚修复。未来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是不可憧憬乃至绝望的。
不可否认,在全国大力援助下,汶川灾后重建已胜利完成并取得了光鲜的成绩。正如广元市长所说:“青川一步跨越了20年。”的确,一个繁荣的城市似乎又重生了——宽畅的街道,豪华的政府大楼,处处可见拔地而起的高楼群。但城市外表的光鲜并不代表每个生命都获得了“新生”,汶川三成丧子母亲时刻都在面临着“失独者”之痛。高歌猛进的物理重建固然重要,但精神层面的重建更值得社会关注——个体心灵上的“灾后重建”远比重建一座城市还要难,还要久。
汶川胜利重建,汶川里的众多母亲却难获“新生”,成为又一个“失独者”。面对“老来丧子,老无所依”的沉痛创伤,“失独者”之痛绝非只属于个体之痛,而是社会共同之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也不能保全自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失独者”。关切“失独者”的命运,整个社会必须有所担当。不仅要用集体关爱让他们感受社会温暖,制度设计还应该在养老、医疗保险等救助机制上做出倾斜,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社会拿出足够诚意,释放充分善意,才不会让他们觉得绝望,才能在精神上保证他们不会再次沦为“失独者”,从而真正完成个体心灵上的“灾后重建”。(作者:鸣一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