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红肥绿瘦”的职称评审病得可真不轻

2012-05-07 08:21 来源:河南商报

  ■朱永杰(职员)

  职称评审已经乱成了一锅粥。5月2日,湖南高校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身为评委的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在宾馆“开房收钱”。去年他就是评委,并向有评职称需求的高校老师收钱。一般的规矩是,给每位评委送的红包是5000元,此前是3000元,如果评不上还会退还。

  职称评审僧多粥少,在教育行政化的格局下,喝粥的潜规则就是要么上面有人,要么兜里有钱。如果没人没钱光有本事,想正常晋职,就得有撞大运的福分。据说,评委们也很讲究艺术性,最终还是会把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拉进来充当绿叶,只不过整个职称评审看下来,潜规则下的红花一大片,绿叶少得可怜,不是“绿肥红瘦”,而是“红肥绿瘦”。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5日发微博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优秀教师去年申报副教授,材料十分扎实,没有“孝敬”评委,结果在评审中名落孙山。而理工大某老师把所有评委都搞定,后来有内部人士紧急通知他换评委了,他“化悲痛为力量”,在半天之内找到并摆平了所有新评委。这并非孤例。笔者去年也亲身经历并关注过职称评审,不仅发现“红肥绿瘦”的问题,还发现中学比小学好评。在中学,职称还不是校长的专利,而在小学,职称则成了校长的专利。省会某区,近4000名小学教师,去年晋职高级教师的就3个,而且全部是小学校长。怪不得小学老师普遍抱怨,要想在小学当高级教师,简直比登天还难。

  谁会相信,职称评审的潜规则,教育当局会不心知肚明?看看刘教授门口排队送礼的人,就会知道有司搞的职称评审是个多么肥的差事,就会知道职称评审腐败有多么触目惊心。

  职称评审制度应尽快改革。其一,职称应该是动态的,岂能只上不下?更不能是终身制。其二,职称评定权应该归还全体教师,你在甲校是教授,到了乙校就要重新来,大家认可而不是领导认可才行;你今年是教授,明年就不一定是。其三,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让职称评审跟潜规则绝缘,彻底消除行政化弊端,这是职称回归本源的唯一之路。甚至,对过去已经过关的潜规则教授,有必要公开其本领和功德,来个再辨认、再认可。让那些假红花尽快枯萎,这才是教育领域的一大幸事。

  最后,在市场化的今天,由权力主导的职称评审制度还有无必要存在、有没有可能根除腐败,这值得当政者认真思考。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