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4月19日《人民网》)
或许,专家自有他的“科学依据”,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安全剂量”。就像适量的砒霜能治疗“瘌痢头”一样。但如果在食物中添加了适量的砒霜,不是“瘌痢头”的消费者,谁还能冷静,还能不恐慌?
但“定心丸”确实属于稳定情绪的好东西,尤其是由卫生部专家出面“贩卖”,既专业对口,又有权威性。然而,卫生部专家的“定心丸”想安慰谁呢?因为,这次“皮革胶囊”事件,不但老百姓愤怒了,有关部门也不淡定了。舆论对此穷追不舍,公安部门也开始实施抓捕。假如空心胶囊铬超标是被“说成很大的危害”,那么,实际上就是没有什么危害。这岂不成了小题大做的一场虚惊?
解读卫生部专家“定心丸”的“配方”,还真不是江湖郎中的狗皮膏药,其中的“真材实料”都是对症下药的。对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卫生部专家孙忠实是这样解释的:“对于胶囊的质量标准,在2000年新版的药典标准里面是没有的,也没有对铬的标准,2000年以后的药典才对此定了标准。”原来,对于空心胶囊含铬的超标,仅仅是近年来才有的标准,所以,“对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恐慌”。这话的意思是,因为有了检测标准,才发生了这样的问题,这是科技带来的麻烦。另一层意思是,不是胶囊出现了问题,而是人们的要求高了,才把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当成了大问题。
不仅如此,足以让国人感到“庸人自扰”并“自惭形秽”的是,发现这种空心胶囊铬超标,并非自身科技的进步,而是“2000年以后,我国参考国外药典,进口了检测仪器”。以前“药厂没有这个仪器,怎么能知道是否超标?”。这是不是国人在与“国际接轨”面前显得过于矫情了?在问题食品层出不穷的当下,计较这种在进口检测仪器下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在没事找事?
为了进一步体现“定心丸”的作用,卫生部专家孙忠实还解释了“皮革胶囊”的“药理”性能:“工业明胶是用皮革做的,皮子在鞣制的过程要用铬酸盐,所以在皮革制成的明胶里,必然带有没完全去掉的铬离子,有的低,有的高。按照国家标准,是一公斤不得超过两毫克,这是明胶。现在有超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但是,即便有这样的现状,我们也不要恐慌。”
孙忠实的这段言辞就显得过分“忠实”了,把他急于为“皮革胶囊”开脱的目的暴露无遗。首先,孙忠实回避了药用胶囊必须用食用明胶的问题,而是在工业明胶的铬含量上胡言乱语。既然工业明胶的铬含量“有超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那么,他怎么推算出“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的准确数据?难道超标10倍和上百倍对应的含量总和是一样的?
看起来卫生部专家这颗“定心丸”是为了让人们“不要恐慌”。但是,老百姓恐慌又有什么关系呢?由于“瘦肉精”,运动员刘翔已经多年不大吃猪肉了,老百姓不是照样在吃?从卫生部专家这颗“定心丸”不难看出,其中别有用心。随着“皮革胶囊”的被曝光和追责的深入,舆论已经指向相关的监管部门,这可能才是“皮革胶囊”引起的真正恐慌。现在,卫生部专家把“皮革胶囊”解释得几乎没有问题,最终目的是让有关部门没有后顾之忧。那么,卫生部专家的“定心丸”想安慰谁?不是昭然若揭了么?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