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叶檀: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机构需政策松绑

2012-03-19 15:38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银行嫌贫爱富受到贬斥。在中小企业生存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却风景这边独好,从经济上、道义上都说不过去。

  银行向中小企业倾斜的口号喊了几年还要继续喊,说明口号根本唤不醒多数银行。所有的企业看的是成本与利润比,风险与收益比。中小企业风险高、信用审核成本高,单笔获利较少,一旦出现坏账还得追究其中可能存在的贪腐。给大型企业、政府项目贷款轻松得多,虽然没有贷款利率溢价,但单笔动辄十几亿甚至数百亿元的贷款使成本大降,还有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一旦出现坏账可以堂而皇之地计提损失,无论是为公为私,给大型企业、垄断企业、政府项目贷款,成为银行间最重要的竞争。

  不同的金融机构、不同的金融模式匹配不同的企业,希望做惯“大生意”的中国大中型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倾斜,不可能成功。这些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一套双眼向天的运营模式,无论是风控还是事业部划分,都不适应向小微企业贷款的经营模式。目前的银行业激励机制决定了,小微企业向银行喊话不可能成功。

  小型金融机构有成功的例子。德国的小型金融机构立足于当地,为当地的实体企业服务,对于做大规模、上市等均不感兴趣。德国的地方企业有赖于这些专做中小生意的金融机构。尤努斯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在扶贫方面的功效难以磨灭,在全球小额贷款公司匹配的是单个的农户、小业主,成本高、利率也高;从孟加拉乡村银行98.89%的还款率可以看出低收入者的信用并不低。

  中国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匹配的是小业主、小微企业。无奈这些小金融机构有无数掣肘,上有地方政府官员关于贷款投向的示意,下有小微企业资金链岌岌可危的实际状况,还有无法融资、资本金不足的现实困难。

  因此,小微金融机构有一些走上了高利贷的歪道,而诚实经营者原地踏步不前。由于受资本规模和负债率限制,温州现有的26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计69.2亿元,贷款余额106.4亿元,仅占全市贷款总规模6433.13亿元的1.6%,就算所有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投向实体中小企业,也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发展小微金融机构亟需在政策上松绑,而不仅仅是放开小微金融机构数量。

  与小微企业匹配的金融模式已经在市场上诞生,政府需要的是鼓励、鼓励、再鼓励,规范、规范、再规范。

  一些为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做出示范的金融机构,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正泰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信贷资金100%投向实体经济,完全不涉及房贷按揭、股市理财和金融衍生交易类表外业务。浙江台州等地区发展民营股份制银行的实际经验表明,民营银行机制灵活、服务便捷、利率合理、安全可信,能够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公开金融机构,成为连接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桥梁。

  小微企业风险高、死亡率高是客观现实,在资本市场上只有天使投资等早期风险基金,才能提供直接融资,在小企业发展之初由风险投资者筛选后进行直接投资。以往中国的风险投资实际上大多是Pre-IPO,即在上市之前进入企业获得暴利,比拼的是关系与资源,早期的中小企业根本得不到滋润。大多数风险投资都不愿意进入早期风险市场,说明投机色彩极浓,目前在全民PE热、Pre-IPO风行之后,投资溢价逐级降低,一些风险基金开始向上游拓展,成立天使投资与种子基金。这是较好的开端,监管层应密切关注,在规范的基础上给予市场自发的调节行为积极支持。

  银行嫌贫爱富没有错,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让不嫌贫爱富的金融机构发展,是谁让银行轻松获利?

  银行活得过于滋润、大而不强,捆绑财政,不是中国经济的好事。只有让银行间差异化发展,通过扩大利率浮动空间,让银行激烈竞争,缩小存贷差等剥夺式利润比例,小微金融机构和中国的民间资金才能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