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一些中小学收取高额择校费的问题引起了热议。左东岭教授提议,可借助民办教育的力量来遏制“择校热”。
但是,这一设想看来是经不起推敲的。根据他的这一设想,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任务,只是保障社会最基本的教育需求。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就应该另建一些学校,它们与“最好的公办学校相比,它们的班级规模还要小,师资力量还要强,硬件设施更现代,教学质量还要高,三年中学读下来,也不过花费10万元”,以满足那些既有能力负担高额学费,又有接受高质量教育意愿家庭的需求。
这无疑是说,要把民办学校办成学费高,教学质量好,但是为富家子弟服务的学校。按照市场规律,因其收费高,当然可以出高薪聘请优秀教师,从而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又因其教学质量高,报考的人数就多,所以就可以进一步涨价。如果某一天我们的基础教育变成了这样的局面:只有民办学校质量高,而公办学校都充其量只有过得去的教学质量,那么我们的义务教育就是徒有其名了。实际上当然不会只是“有能力负担高额学费”的家庭才把子女送到这些学校去,而全社会追求优质教育的,也决不只是少数家庭。除了贫困家庭,谁都不得不节衣缩食,即使借钱,也会凑足了学费把子女送进民办学校。这样做,不但不能缓解择校热和促进教育均衡化,反而会进一步拉开学校间教学水平的差距。
至于民办学校的收费,是不是可能收得透明,还要看政府是否对收费的高限作出规定。如果放任自流,就难免出现恶性竞争,最终把一些学校的学费推向天价。
现在许多人呼吁要发展民办教育,但是为哪些人发展民办教育?是一个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至少说,民办学校不能是主要为富人服务的。如果说要把民办学校构建成一个教学质量虽高,但是只为富人服务,一般家庭可望而不可即的教育层次,那就是不应该鼓励的。
既然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当然是第一要义。看来,下大力气提高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让绝大多数第一流的教师愿意留在公办学校,这是一场绕不开的攻坚战。如果出现了高额收费的教育来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偿,而让公办学校来“兜底”的设计,是完全错误的。
上海大学教授 浦家齐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