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重视“啃老”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

2012-03-14 10:40 来源:华声在线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啃老族”也逐渐登上社会舞台,出现“老养小”的怪现状。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则提出《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据此,人民网发布调查《年轻人"啃老"现象日益突出,您咋看?》。截至12日23时,共有5021人次参与了调查。其中,55.6%的网友(1745票)表示理解,认为“就业难、生活压力大”;31.3%的网友(1570票)表示反对,认为“年轻人要自强自立”;10.4%的网友(523票)“建议,政府学校家庭都应干预”。此外,还有2.7%的网友(136票)选择“其他”。(人民网,3月12日)

  “啃老”是指已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多是刚成年的年轻人)仍旧倚赖父母或亲戚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经济啃老”是“啃老族”的主要存在形态。“啃老”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重视。人民网发布的“啃老”现象调查显示,出于对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的考虑,过半调查者对啃老现象表示理解,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啃老”现象确实有其存在的“民意基础”。

  可以肯定的是,“啃老”之风不能助长。自立自强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做人处世基本准则,“啃老”作为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绝对不值得提倡。但对一种畸形社会现象,我们不能仅仅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抨击“啃老一族”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没有社会责任感,须知谩骂指责解决不了问题。暂且撇开道德评判的因素,深挖何以“啃老”现象从无到有而且呈越来越火之势背后的深层背景,才是减轻以至消弭“啃老”现象的理性之举。

  “啃老族”首先是对家庭的心理依赖。特色的人口生育政策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有“养儿防老”的考虑,殊不知最后却被“啃老”,也是料想不到的事儿。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往往容易忽视对孩子的自立自强教育,温室里的花朵自然不愿意暴露于烈日暴雨之下。更有“小皇帝式”的培养理念,造就了“家人是奴仆”的畸形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也有过多的似是而非,挂着羊头卖狗肉的素质教育,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畸形考核机制,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越来越遥远。此外,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过远。

  从网络调查来看,对“啃老现象”表示“理解”的网友认为,就业局势不容乐观和生活压力大的现实让人感同身受。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虽已成年,但社会形势却似乎没有眷顾他们的意思,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背景下的经济局势忧郁,自身工作经验和过硬素质的匮缺,乃至出现工资不如父辈外出打工赚得多的尴尬局面。更可怕的是,对于大多数出身普通家庭的子弟来说,一波波“炫富”“拼爹”的浪潮早就击昏了他们的自信心。奋斗十八年不一定能跟别人一起喝咖啡,即使能够,也已垂垂老矣。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也是个问题,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化格局现实,都是横亘在普通民众面前的拦路虎。连政协委员崔永元都慨叹“月薪过万常感觉不够花”,那两三千元工资的普通毕业生更是无地自容了。

  “啃老”现象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深层因素,不是单纯的依靠道德谴责能够解决的。当然,对“啃老”现象不能放任自流,树立“啃老族”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念、打破“啃老”观念固然重要,但更要依靠一系列完善健全的制度保障,消弭导致“啃老”现象出现的各种制度性因素,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百姓更有尊严和幸福感。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