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对《关于支持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评价颇高,但同时也表示:法规细则的完善是对政策落实的有力保障,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对此,我也是深表赞同。特别是社论孜孜以求的《意见》所释放的创新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可谓抓住了民企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与要害之处。
必须看到,自1999年宪法首次给了民营经济一个“名分”以来,13年过去了,今天的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在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伟在政协大会的发言中说,民营企业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GDP增量、60%以上的发明专利、70%以上的就业、80%以上的新产品和90%以上的再就业”。但与这些靓丽数字和骄人成绩相对应的却是民企愈来愈多受到“不平等对待”的抱怨。一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在江苏团的讨论中说,民企享受国家的资源少,纳税等义务却尽得多。
今年两会上一些民企代表委员的激愤之词实际上也揭示了民企和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遭遇行政垄断陷阱(“玻璃门”困境)、融资难、贷款难等严峻环境与现实困境。打个通俗的比方,民营经济这个熬了多年的“小媳妇”不仅丝毫看不到成为“婆婆”的希望甚至可能,而且,在政府这个“婆婆”面前,即便做得再好,也是得不到什么实际好评,就更谈不上另眼相看了。
因此,起码在我个人看来,如果政府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有益补充”这样极其肤浅的水平,如果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倚赖还仅仅局限于临时救急的范畴,如果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鼓励和扶持还流于纸上循环,整个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就很难实质完成。还有,如果政府一方面要求民营经济承担更多责任而另一方面却仍然在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行政垄断领域对民营经济实施“玻璃门”、“弹簧门”待遇,那么,不仅民营经济最终会不堪重负直至走投无路,而且国有经济最终也恐难独善其身。
在经济再次陷入危机关头,惟愿政府这个“婆婆”能真正地更早放手、更快放权,以从根本上改变民营经济“小媳妇”境遇,提升其市场影响与社会地位,并真正成为带领中国经济再次杀出重围的生力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