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在全国两会无党派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叶小钢直接点名批评东莞玉兰大剧院大而不当。对此批评,东莞玉兰大剧院管委会主任李粤梅回应称,“玉兰大剧院不是在浪费,而是在文化惠民”。(3月12日《南方都市报》)
《人民日报》曾就城市剧院开出一个奢华清单:杭州大剧院,投资9亿元;宁波大剧院,投资6.19亿元;绍兴大剧院,投资3.1亿元;东莞大剧院,投资6亿元;河南艺术中心,投资9亿元;湖北武汉琴台大剧院,投资10亿元……可见,为文化工程烧钱的胆略,是一个比一个大气。
在政协委员痛斥奢华剧院是“面子工程”的同时,也有专家替其鸣冤:北京、上海、 广州等大城市因为要与国际接轨,所以确实需要一张像样的文化名片,而且剧院是百年大计,设备必须齐全,不能单纯从现实利用去考虑,应该为长远利益着想。从这个角度看,奢华剧院在一些地方有着存在的必要,但却并非每一个地方都需要这样的城市名片,同时,应当考虑,这张名片确实为百姓所用了吗?比如,花费上亿元在远离居民的地方建造一个公共图书馆,却基本闲置,还要政府补贴,你说纳税大众又有几个能进去享受读书服务呢?再如,热衷于建大剧院,美其名曰是为了给人民传播高雅艺术,殊不知,工薪阶层谁会花上数百元乃至上千元钱去买张门票欣赏高雅艺术呢?
优秀的文化建筑,应该体现功能与实际的统一,并不在于其“高大全”的规模。把文化建设当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去抓,只求外在环境建设而忽视内在价值的追求和文化精神的打造,暴露出部分城市舍本逐末、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与其建造一些仅具观赏价值、仅供少数高端人群消费的奢华文化建筑,不如竭力改善文化民生,投入资金建设一批经济实用的公益性文化设施,面向大众免费开放,让民众共享先进文化发展成果。在文化资源分配不均,大部分人基本文化需求还未得到满足时,真正的民心工程显然要比面子工程更为实在。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