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物价调控目标屡屡落空是正常现象吗?

2012-03-11 16:42 来源:经济观察网

  导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之间是否有合理的对应关系?

  因为没有实现4%的物价调控目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中外记者面前做了自我批评。这是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为价格调控目标没有实现而做出如此表态,这当然值得嘉许。不过物价突破控制线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所以嘉许之外,还有必要深究。

  200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自此之后,物价水平突破控制线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比如,2004年,中央政府确定的物价调控目标是3%;当年实际通胀率3.9%;2007年控制线是3%,当年通胀率4.8%;2008年政府将物价调控目标提高到4.8%,这一年物价实际涨幅却达到了5.9%。

  所以,更准确地说,今年是价格主管官员第一次为多年没有实现物价调控目标而自我批评。可以例外的是2010年。物价控制目标3%左右,实际为3.3%。因为调控目标本身也是指导性目标,所以这一年的成绩算是达标的。毫无争议的大概是2005年和2006年。2005年物价控制线是4%,实际涨幅1.8%;2006年中央政府把目标调降为3%,实际涨幅则是1.5%。

  我们以为,需要深究的问题是,物价调控目标和实际通胀水平之间,为什么屡屡差距很大,真正符合调控预期的结果很少?张平主任在总结2011年调控目标失守的原因时只是说,有一些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或者说没有做好。究竟是哪些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好,我们愿闻其详。在官方标准答案公布之前,我们愿意拿我们的民间看法与大家共享。

  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之间是否有合理的对应关系?直观地看,至少跟经济增长率相比,中国宏观部门对通胀的容忍度是经常变化的。如果我们假定,8%的经济增长率对应3%的通胀率比较合适——实际上过去很多年,在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的时候,很多专家都是这样说的。那么,4%也好,4.8%也好,又该如何理解呢?

  中国不实行盯住通胀率的货币调控方式。即使如此,将通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来看,一旦通胀超过控制线,意味着经济中流动性可能过多,央行应该采取措施回收流动性,包括提高利率以矫正资金价格信号。但是实际上,过往的几次加息,在时机选择上,往往跟通胀率逾越警戒线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或者长时间滞后于通胀率逾越警戒线。

  一旦通胀之势真的形成,我们听到更多的说法则是利率工具等市场调控效果不明显,或者不能解燃眉之急,不能立竿见影。结果必然就是直接的价格管控走上前台,或者推迟涨价,或者干脆不让涨。从2004年到2011年,大体的线路就是如此。

  对通胀的调控很重要的就是调控预期。客观而论,这样一种应对模式也在强化通胀预期的形成。过去几年的情况是,每次通胀越线,都导致存款负利率,百姓存款缩水。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越长,百姓就越可能有通胀恐慌。警报响起时,宏观部门或动作迟迟,难免会让人觉得这个通胀控制线是可有可无的,是可能为其他目标所冲淡的,企业或者居民,都会据此调整自己的经营和生活,这无疑会强化通胀预期和通胀的自我实现,由此带来更大的涨价压力。

  由此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从2003年有关部门就在讨论资源价格改革的问题,2005年、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曾提到要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所以通胀控制线实际上也为价改预留了空间,但因为此后价格预期不低,很多改革并没有启动。事后这又被指为错失资源价改良机——2005年价格控制线是4%,实际涨幅1.8%,2006年控制线是3%,实际为1.5%。

  但是在通胀水平高的年份,就更没有谁敢擅动价格杠杆了。今年我们将物价控制目标设定为4%,也在说要为价格改革留出余地,不知道这一次现实会是怎样。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