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两会评论
3月7日,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在受访时表示,现在公款吃喝多数都有茅台,这些资金都是通过做假账解决的。(《新京报》3月8日)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既然未来无法准确预期,计划也常常会赶不上变化,政府开支与花销如果全要通过预算来支取,的确可能很难覆盖一些突发事件与应急之需。例如,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显然无法预测,相应的救灾款项自然也难以通过预算来精确覆盖,而类似的需要花钱的公共事务其实并不少。如此看来,为了那些不可预期的公共开支能有保证,设置预算外资金看来大有必要,而所谓“取消预算外资金”的提法,不过是因为“没在政府干过”才给出的外行建议罢了。
诚然,指望通过预算来覆盖一切开支,当然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是否就一定是预算外资金存在的充分理由,答案恐怕同样是否定的。这就好比一个家庭,活期存款可能未必能应对不时之需,但是不是就一定要把所有的定期和理财都另设一个活期账户来应供随时支取,恐怕没有哪家会这么做。同样道理,预算内资金所不能覆盖的,并不意味着非得用预算外来应急,严格的预算内监管,也完全可以通过设置应急程序,将不时之需也纳入预算内进行监管。
而现实中,尽管“部长也不敢在预算内批钱让司长请人吃饭”,乍一看来,预算内资金的开支和使用,似乎算得上中规中矩,不敢随意造次。不过,无论预算内资金的监管如何严格,既然仍然存在可以游离于预算之外的资金,其实必然意味着对于这部分公共资金无法通过预算机制来加以制约和监督。于是,不好打预算内资金的主意,便从不受控制的预算外入手,“许多腐败从预算外资金开始”,甚至预算外资金打着“预备费”的旗号却最终沦为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也就一点也不意外了。
事实上,不管是预算内资金也好,还是各种可能的不时之需也罢,关键的问题是,无论是何种用途的资金,都不能成为公共资金失控的理由。即便可能有预算外的资金需求,也仍然要纳入预算的监督机制进行管理,否则的话,假如仅凭“预备费”,便可以游离于预算监督之外,无需透明,更缺乏监督的预算外资金,既然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最终肥水滋润了公款吃喝、公款出国,让三公消费屡试不爽,也就必然是个大概率事件。
而在这方面,美国其实早经历过类似的教训,美国并非天生就有严格的预算制度,过去也曾腐败横行、杂乱无章。但美国通过50年努力,国会终于控制了全部预算,美国的腐败问题也得到治理。而从田聪明委员在新华社推行改革的经验来看,从过去预算外资金很多,管理混乱,许多干部因此出了问题,到所有开支纳入预算,年初申报,废除领导“一支笔”,所有开支纳入办公会集体决策。一年下来,三公开支减少70%。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监管,不仅完全可行,其效果更是彰显无遗。
基于上述视点,遏制三公消费,仅有预算或许未必万能,但预算失控或是被轻易绕过,却是万万不能的。一言以蔽之,只要是公共开支,那么无论有着怎样的理由,都不能成为不透明的借口,而让所有开支可控并纳入预算,也本应成为每一分公共资金都必须被加上的辔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