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更多像科比一样能成为主力的民企,而不是由国企一直充当着核心球员。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将国企与NBA的明星球员科比相提并论,引来很大争论。他在回应“国进民退”争议时提到,“国企和民企这是组成了一个中国代表队,就像美国篮球一样,湖人能缺了科比吗?没有鲁冠球能有一汽二汽吗?没有河北160多家民营企业做配套能有东风企业吗?”他还提出,大企业背后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因此,国企和民企不是对立的。
有人认为,科比与国企的最大区别在于“科比又不是裁判的长子”。还有人调侃:“科比运球时,没有禁止别人抢球;科比投篮时,没有禁止别人盖帽,而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却全有”。
“科比论”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国企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而民营企业像是那些为东风企业提供配套设施的企业。这样的观点早已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宪法最早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1999年的重大修订则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条款的变化很清楚表明,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不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的修宪被认为是我国社会经济上的重大变革,也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奠定重要基础。
十几年前,有一种说法是,要增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就要拥有一些举重轻重的企业。比如日本有六个大型企业集团,而韩国拥有十个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因此,我国需要扶持一些大型企业组成国际“舰队”。“科比论”其实还是“舰队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旗舰,民营企业为辅,打造一个体现国家竞争力的团队。
时移境迁,今天,“舰队论”已经过时。如韩国的“大企业政策”,便让韩国民众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韩国大商社的模式一度被认为是韩国经济奇迹的源头。在国有控股银行的鼎力支持下,这些大商社疯狂地对内及对外扩张。大商社在国内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也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了大量的“地盘”。遗憾的是,在预算软约束之下,大商社的净资产负债率出奇的高。今天韩国对大商社模式的弊端已心中有数。
诚然,面对不同的竞争领域,国企和民企不是对立关系,但国有企业的一味壮大不仅威胁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从根本上威胁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这是因为,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并不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消耗大量的金融资源,而民营经济却在市场浪潮中艰难求生。
即便以组建“国家队”的视角来看,民企也不应被置为“板凳球员”的从属地位,毕竟,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更多像科比一样能成为主力的民企,而不是由国企一直充当着核心球员。
□吴木銮(香港 学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