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詹勇:“营养午餐”需破解“有米以后”的问题

2012-03-05 16:4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去年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惠及2600万人的善政一直颇受赞誉。自政策出台以来,确实带来了不少变化。在许多偏僻山乡,学生们开始告别“黄豆拌饭”、干粮充饥,饭盒里有荤腥了,种类和颜色也丰富了。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免出现问题、遭遇瓶颈。日前,一个教育研究机构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已经实施营养午餐计划的学校,普遍面临着缺乏配套资金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困境,出现“有米无锅”现象。

  根据营养改善计划,每天3元只是膳食补助,也就是说这3块钱补的是直接吃到学生嘴里的“粮食”,但为了这3块钱能一分不落地用在学生伙食上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3块钱”和各种资源,面临着“有米以后”的问题。

  这一方面是“能吃上”的问题,比如,学校的食堂需要建设,食堂的厨房设备需要添置,食堂的工作人员需要培训和支付薪酬,只有具备基本的就餐条件,国家补助的3块钱才能化为热腾腾的饭菜,真真实实地为学生所享用。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吃”的问题,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各不相同,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在各地农村学生健康和营养状况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不同的营养方案,到底是蛋奶,还是饭菜,还是加料主食,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制定食谱。

  围绕这两大问题,随之而来还有食品安全、资金安全等问题,但从目前看,制约营养改善计划推进的最大瓶颈,还是投入问题,包括资金、资源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在中央财政160亿元的“大盘子”已经到位的条件下,学生的营养到底能不能改善,改善有多少,往往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小盘子”:执行力度大不大,配套投入多不多。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营养改善计划运转得好的地方,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投入有直接关系。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按照目前许多地方的发展水平,让地方政府把学生伙食包起来,也不现实。这里面有个天然的矛盾,那就是越需要改善学生营养的地方,就越是偏远落后,财力物力不足。破解这一矛盾,既需要政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孩子们的事情始终优先考虑落实,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改善不断增加投入,也要需要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把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比如位于广西大石山区的马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走的是全民动员、多方借力的路子,不仅政府筹措近千万元资金建食堂买设备,而且引进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九阳希望厨房”等公益项目,乃至发动学生家长轮值担任厨房工作人员,创造出低成本、可持续、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马山模式”。

  正如青海省隆德县教育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所说,营养改善计划绝不是简单的一两顿饭,它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现象将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方式革新。进入学生碗里的这3块钱,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个不起眼的小数,但对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来说,它预示着一种改变、一份责任和新的希望。从无到有,从小范围试点到广覆盖,从低水平到标准不断加码,“两免一补”、新农合、城镇医保等民生大政,都沿着类似的路线图发展完善,营养改善计划也是这样。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有一个过程,这项惠民政策也有一个探索创新、完善提升的过程,对此,不管是政府还是公众,不仅需要理性和信心,更需要责任和参与。 

责编:万晴晴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