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新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关于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判断和要求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一方面,生态文明新时代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意味着我们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径,不断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另一方面,把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治国理政重要内容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作为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使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实践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若干原则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样的时刻和这样庄重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既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发动和政治动员。只要我们自觉践行这六项原则,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关于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等,目标是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一场包括发展方式、治理体系、思维观念等在内的深刻变革,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体系。要按照这一思想和要求,多方发力,综合施策,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关于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思想
推进绿色发展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在“推动绿色发展”前面加了“全面”二字,从而对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推动”,要求“两个调整”,即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三个产业,即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达到一个目标,就是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还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在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从总体上布局,也要突出重点;既要转变思想观念,更要推动实践创新;既要完善体制机制,也要加强法治建设。
关于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良好生态与人民福祉之间的关系。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4年2月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2015年5月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在近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升华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和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的思想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整体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同时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需要综合施策,要强化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生态环境风险意识,建立从严从紧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多方参与的生态环境共治模式。⑩5
(作者系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宗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论”,体现出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黄承梁认为,“六项原则”的提出,与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思想内涵、内在逻辑相一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今年以来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而在不久前的5月22日,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公开了《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月排名暨奖惩办法(试行)》,这是大气治理的又一举措,全省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日趋完善。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漯河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舒畅认为,环保督察“回头看”,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制度性安排。”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瑞芹认为,通过中央环保督察,传导中央高质量发展理念,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切实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党的宗旨使命的宽广视野和战略高度,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这次进驻河南省,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一次实践过程,也是一次宣讲过程。
王国生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题: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治本之策。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说,生态文明这五大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体系。
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福建宁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依靠林果产业不仅摆脱了贫困,守护好了绿水青山,还种出了金山银山。浙江安吉,茶园新绿,远山、竹林、溪水、繁花,美丽乡村掩映山林,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
“生态文明”“美丽”等新表述,不仅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普通老百姓守住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宪法保障。
为此,河南从顶层设计入手,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2012年11月颁布《河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11-2030)》;目前,按照今年才通过的《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市上下正在积极部署今冬明春的北山绿化工作。